第十一章 基层不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关我屁事啊,又不是我传染给他的。可人家就是要闹,你又能怎么着,最后还不是院里出于人道主义原则,给了他几千块了事。”

  说到这里,黄院长有点委屈了:“还有,就拿现在的精准扶贫来说吧!我们院负责给贫苦户抽血体检。人家手一伸,十根手指,六根戴着金戒指,这也是精准扶贫户?”

  听他说起精准扶贫的事,我想起自己摆下的张长贵那个烂摊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基层工作是不太好做。”

  黄院长:“不过,这两年好多了,就拿我们院来说吧!现在镇里的人生活好了,有钱了,就算是有个伤风感冒也会跑去区医院甚至省医院挂专家号,我那里倒是清净了许多。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病员不足,卫生院的日子不好过。顾闯,你们福利院不够意思啊,那么多老人。生了病,尽朝区医院送,把我们这个老邻居、兄弟单位给忘记了。”

  旁边,小黄警官笑道:“二叔你醉了,顾闯不是才到福利院没几天吗,工作还没有走上正轨。还是刚才你老人家的那句话,大家都是兄弟单位,自然要互相帮助。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病来如山倒,早一分钟把病人送进医院,说不定就能挽救一条生命。从市区到我们镇,救护车再快也得半个小时,可把老人送欺侮卫生院,只要五分钟。顾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醒悟过来,原来小黄今天这顿饭是早有安排,是帮他二叔拉生意的。

  桂花镇总体来说有四家吃财政饭的,分别是镇委镇政府人大、派出所、镇卫生院、司法所,大家都是要打一辈子交道的。

  福利院的所有支出都是财政拨款,每年年初核定一个数据,到年底花不完就要退回去。其中,最大一笔支出是老人的医药费。你想啊,院里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人老体衰,几乎每人每年都要去医院走一趟维修一下身体中的零件。

  遇到状况不好的,甚至长期躺在病床上。

  药费加一起,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正如黄院长所说,镇里的人日子好过了,对于健保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得了病大多去区医院和省医院。如此一来,镇卫生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黄院长面上都愁出了皱纹,便把主意打到我头上来。

  可我只是个小新人:“黄院,这事你还是去问马哥吧,我刚到福利院,可做不了这个主。”

  黄院长哈哈一笑:“问过,他说老人医疗这块顾闯你自己定就可以了,反正是公对公,依法依规。这个老马,年纪大了,社会活动又多,不太爱管事了。”

  听他这么说,我才放心了:“既然马院这么说了,那没问题,以后老人生了病,就送镇卫生院来。”正如小黄警官刚才所说,救人如救火,早一点把病人送进医院却是好事。而且,据我说知,镇卫生院的设备这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医生的医术都很好。前一镇子好象才做了两例子阑尾手术,效果很好。

  黄院长见我答应了此事,又敬了一杯酒,问:“今天你是不是将刘俊才接回福利院来了?

  我:“你也知道刘俊才,难道……”

  黄院长放下筷子,笑眯眯地说:“怎么不知道,他身体本不太好,在养老院住了十多年,以前年事不高的时候,还经常出门在街上走动。前年有一件事闹得厉害,区里的医生都知道他。”

  我好奇地看着他:“什么事?”

  黄院长说,这个刘俊才比较怪,性格孤僻,因为年纪大了,脑子好象也不太灵光,有了事也不肯对人说,一个人闷着。前年的时候,老刘干了一件叫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有包茎,平时生活不注意,**缠了进去。长时间勒着,竟将那器官给勒坏死了。最后没办法,送去区医院切除半截了事。

  老黄又说:“幸亏发现得早,否则只能整个地挖掉。刘俊才家里还有个侄儿,听到这事不依,找院里闹过。院里为息事宁人,本打算赔钱。没相当,刘俊才突然提起拐杖对着侄儿就是一通打,骂起娘来,说,老子当初说要结个婆娘回家,你死活不答应,不就是想着我将来死了好分我的房子和地。老子现在成了太监,还不是因为你这个龟儿子当年不让我结婚,现在还好意思来要钱?就把他侄儿给打跑了。”

  说罢,他摇了摇头:“这个刘俊才,真是有时拧得叫人想吐血,有的时候又糊涂得叫人哭笑不得。”

  小黄警官听到这里,“噗嗤”一声将口中的酒喷了出去,然后被辣得不住咳嗽。

  黄妈妈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未婚青年不要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