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受命危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谢成海这些年,能一直在邦玉手里拿到活,而且还都是利润比较高的大工程,固然是他为人灵活、善于公关,但是谢成敏的作用,可以说占了一大半。

  这个谢成敏,是有些来路的。

  具体什么后台,袁非不太清楚。据说邦玉跟上面有什么事需要解决,他至少能帮忙说句话。

  这也是为什么崔董事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的兄弟谢成海这么多年跟在公司后面,大赚特赚的原因。

  “不出意外的话,谢成海这次与我们签约的新公司,拿到的工程款,应该已经用别的业务,全部转出了。”

  崔董没有否认袁非的话。

  这样以来,谢成海可以有恃无恐,任凭邦玉起诉他违约不履行合同,大不了这个公司破产。

  但是这样做,不仅邦玉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既不能迫使他继续做后续没利润的工作,又拿不到违约金。

  而且还会得罪谢成敏,不利于公司跟上面的关系。

  明面上,是谢成海自己的公司,不用猜也能知道,谢成敏至少占一半、或者更多的股份。不然他劳心费力,把这个同姓亲戚扶起来,为的是什么。

  袁非还猜测,谢氏二人,既然选择拒不履约,也是决定和邦玉分道扬镳,成立自己的总包公司。

  这些年他们赚的钱,加上这次,把阳光走廊的好活全部吃完,至少有五千万以上。

  也就是说,谢成海的实力,已经足以在临北市,与邦玉公司分庭抗礼。

  听到袁非这样推断之后,崔董事长很是落寞,人的含欲,真的是防不胜防。

  这些年,公司无论给谢成敏的待遇,还是跟谢成海的分包合作上,可以说仁至义尽,从没让他们不满意过。

  但是现在的形势,崔董也知道,跟他们闹翻,对邦玉没有好处。

  唯今之计,只有先保证阳光走廊项目继续运转,绝不能停下。

  “前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你那个悬浮变形模板工艺。。。”

  作为公司的老总,崔董实在拉不下脸来,拿着别人丢下不做的烂摊子,重新请求袁非接手。

  虽然当时没和袁非签合同,但也是在有约定的情况下,撇下袁非,选择了谢成海。

  袁非知道,现在邦玉公司,已经没有选择,项目好做的部分,已经被谢成海吃完,剩下的东西,如果用传统工艺,更不会有分包商接手了。

  崔董主动提到他独有的新工艺,分明是在暗示袁非,希望他想办法接着做下去。

  “前两天,甲方还问过我,那个新工艺,专家审批过了吗?”

  “多亏了那位记者朋友的宣传,甲方看过报导后,非常感兴趣。有了甲方支持的态度,专家评审进度也顺利多了。这两天应该就会通过。”

  讲责任心,不计前嫌,这些大话也可以。但这对于袁非来说,也是唯一上岸的机会,他只能抓住。

  “崔董您放心,只要公司信任,我什么时候都可以顶上。我们虽然也算是分包商,但我永远是公司的员工,从这一点来说,我有义务帮邦玉度过难关。”

  袁非深知雪中送炭,远商接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