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作法求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后许太史又引用了一些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主要讲的就是一个自然之道,三言两语就把预测图和“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下子就给人一种很可信的感觉。

  这叫什么?有理有据有思想。

  这一下朝臣变得半信半疑起来,认为天道轮回,不得不防,觉得这预测图有些意思,还有几个朝臣不放心,一问许太史的意思,感情只是做个预警,什么政策性的意见都没有。

  许太史的意思是啥呢?就是我跟朝廷汇报一个事儿,怎么办我不参与,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谁都说不出什么;而祸乱超纲的那一位呢,我通知朝廷一件事儿,必须要这么办,这叫天意不可违,区别还是很大的。

  朝臣们一议论,认为交给吏部、户部、工部三位尚书处理即可,就是真的发生大灾也是他们三部为主力解决问题,现在只是一个预防,想来没啥问题,小皇帝也就准了。

  这样一来重任大半落在了吏部侍郎周青山的身上,大灾还没来,就应该主抓吏治,大粮仓必有大蛀虫,都是可以预见的,老尚书岁数太大了,这也被认为是周侍郎的一条升迁之路。

  大事儿以毕,终于是散朝了。

  许太史像往常一样,面色不喜不悲,一下朝就领着许严坐上了自家的马车,一到车上,车帘一放,这才忍不住嘿嘿一笑,“怎么样?还是老子厉害吧,你要是早按爹说的,把这北方天道图往出一拿,谁还敢说个‘不’字?”

  许严木木的,对朝堂上的事儿也有自己的思考,斟酌了一下说道,“还是预测图好,万一不准也没什么大事儿,要是天道图,那可就不一样了。”

  “我儿说的也是,行了,这天儿也是太热了,咱回去吧。”这一次预警没有功劳,得等旱灾真的发生了才行,那时候要功劳有功劳,要奖赏有奖赏,一切都得慢慢来。

  马车走了几条街道,“老爷,有道士登台求雨,咱们是不是看看?”赶车的小厮停下马车跟许太史汇报了一下情况,京城这些日子天气热,又久不下雨,有需求就有买卖,所以一些道士就跳出来求雨了。

  “哦?那可真是不多见,看看吧。”许太史自己就“熟练”掌握着观星术,有没有雨,他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本事儿不是那么到位,在预测天气方面不太行,不过也不能怪他,后世的天气预报有时候还不准呢。

  风来~~~雷震~~~雨下~~~

  许氏父子下了车,一个长须老道士正在施展引雷咒,台上太热了,老道士汗流浃背,使了半天劲儿,一声雷响都没有,显然是失败了。

  “爹,这个能行吗?”许严自打出生就很少在京城见到道士,那时候是太后主政,就是她把当时的道门领袖大国师赶出去的,其他道士那就更不敢进京了。

  “不知道,大国师或许行,这些一看就道行不够。”许太史没把话说死,这样的回答就有些官方了,“早不出现,玩不出现,呵呵,算了,都是一些过来蹭关系的,咱们走吧。”

  许严跟着许太史上了车,“蹭关系?”

  “大比武上那个君莫忧不是大国师的弟子嘛,不出所料,这些道士是来找他的。”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道门需要一个门面上的领头人,这样才能劲往一处使,自然了,也更便于传教和获利。

  “原来如此,不行,快停车,我得跟君兄弟说一声!”许严慌忙跳下车,认准了方向就开始小跑。

  “小心点儿。”许太史高喊一声,稳当的坐回车架,忍不住得意的笑了笑,这些事儿不论是朝臣还是小皇帝都能看出来,只是年轻一辈还没有经验,得有个人点拨点拨。

  这一次,他许太史就是这些小迷糊的指路明灯。

  ……

  王府对面的君府。

  王鳌和许严正好在门口碰到了,互相一打听,得,是同一件事儿,“我哥应该在家,这事儿可大可小,咱还是赶紧的。”说着两人敲了门,也不用别人告诉,直接奔向了厨房,把莫忧抓了个正着。

  算的准吧?其实也不是,这都是建立在,不出所料,这些道士是来找他的。”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道门需要一个门面上的领头人,这样才能劲往一处使,自然了,也更便于传教和获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