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万历十四年的夏天来的特别早,这才刚刚过四月份,天气就热的厉害。

  甚至在个别闷热的晚上,都能听到知了开始吱吱叫了起来。

  而且还不下雨,干热干热的,反常的很。

  与孙承宗的茶社一别后,戚府旋即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从此再也没有人上门来叨扰。

  小院里,肃静如常,继续如同军营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仅有的一些高几度声调,也都是来自于秦良玉和小蔡这两个豆蔻少女的叽叽喳喳声。

  “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戚继光也终于获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

  徒弟已小有所成,她自己也勤奋上进,除了兵法韬略尚需实战来磨炼外,剩下的就看这丫头自己的悟性了。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便是这个道理。

  没有外事纷扰。

  戚继光可以安安心心的潜心书写自己的第二部兵书。

  在这部书里,他打算将自己抗倭十余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以备日后不测。

  之所以这本放在后面写,主要是因为倭寇侵扰大明朝已经成为了历史。

  近十余年来,海疆平静,倭寇早已不见踪迹。

  因此戚继光写作此书,出发点只是将自己的所感所思做个记录而已。

  他并不能预料到,数年之后这本兵书在壬辰倭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咳嗽肺病没有见好,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蓬莱县衙里。

  孙知县正忧心忡忡的看着朝廷派发下来的最新邸报。

  这位知县已年近五十,官职虽然不高,不过为人公道,担任县令期间,秉公办案,清正廉明,算得上是一个好官。

  邸报上面有一条内容让孙知县坐卧难安。

  蒙古的鞑靼部落又南下侵扰了。

  大明自成祖迁都北京以来一直深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之苦。

  尤其曾经有两次进攻都已兵临城下,逼得朝中发出勤王令了,实在是凶险异常。

  第一次是土木堡。

  第二次则是发生在嘉靖朝的庚戌之变。

  嘉靖二十九年是庚戌年,这一年的六月,蒙古鞑靼首领俺答率军侵犯大同,大同总兵和副总兵全部力战而亡。

  而通过贿赂权臣严嵩而得以任职宣大总兵的仇鸾则是手足无措,惶惶不可终日。

  他觉得没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便以重金贿赂俺答,要求其移掠别的地方,勿犯宣府。

  俺答是个有信誉的人,他拿了钱之后,没有进攻宣府,而是移兵东去。

  去了一个仇鸾做梦都没想到的地方。

  北京。

  八月十四日,俺答率大军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

  明军毫无抵抗能力,一触即溃。

  俺答得以顺利的长驱直入内地,一直到了京郊。

  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抵抗的俺答甚至开始在通州一带安营扎寨,摆出一副不打算走的架势。

  京师戒严。

  自土木堡之变以后,京师百年无警,又加之嘉靖皇帝忙于修仙炼丹,朝政荒芜。

&em了钱之后,没有进攻宣府,而是移兵东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