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东方晚报》的爆炸性新闻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东三省特级通缉犯许光于国历9年2月24日午时在某市城卫局落网,因涉案案情重大,律治院判定将其押候审,看押于一号看守场,看押期间同时审理与其相关的系列案件。”

  周东读完这则新闻的小字摘要,放下手上的《东方晚报》。围在会议室桌旁边的另外两个人屏住呼吸,房间里鸦雀无声。

  这间会议室,原本是杂物间,被临时征用作了三个人的会议室,所谓的会议桌也只是从杂物里搬出来的方形餐桌。房间内没有开灯,但是采光十分充足,一整面墙的落地窗,窗外是视野开阔的沙石浅滩,大片大片的红珊瑚和水生灌木丛,坑坑洼洼的地表,残留着贝壳的遗骸,气候湿热不似陆地城市。从室内能看到远处蔚蓝的汪洋大海,海天交界处是成群结队的海鸥在翱翔,两侧的墙上反射着得天独厚的波光粼粼。

  在这样一个洋溢着温暖倦怠和充满着尘锈气味的午后一点钟,没有人生出丝毫的困顿。在座的这三个人,职务不同,地位不同,圈子不同,作息不同,平时就算有天大的事,也没有坐在一起开会的可能性。但是今天,一则新闻让他们聚到了一起。

  东边的正位坐着个胖子,头顶发际线很高,几乎是从前面秃到了发旋处,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工作服,左臂绣着个“一号”的大字,胸前戴着铭牌,写着名字“洪冠”,下边是职务“场监”。也许是衣服裹得太紧了,他闷得发慌,不停扇着手里的文件夹:“这是真的吗?”

  “这是《东方晚报》军事版面的新闻,不是哪个小网站的娱乐版块。”周东一句话,堵住了接下来的质疑。

  《东方晚报》是大陆东部地区的一家权威报社,由很多特约的官方记者供稿,新闻多数都是独家首发的,真实,迅捷。从报社成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一则假新闻。它的读者群体庞大,遍布天南海北,影响力很广。

  全国各地很多人在第一时间读到了这则新闻。对于普通老百姓,看到只会感叹一声,又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落网了,转过头就被娱乐、生活版面吸引了。

  可是对于其他一部分人来说,这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知道,这个‘许光’是真的吗?”洪冠话里有话,顿了顿,“有件事你们可能都不知道,看守场两年前,关过一个叫王兵的,在场里惹了不少事。当时有内部消息传,那个王兵其实就是‘许光’。根据律治院的调查,王兵的个人经历和‘许光’在时间线上的吻合度,以及他就是‘许光’的可能性高达90%。但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律治院一直没有公开正名,他自己也对这个身份予以否认。他死了以后,尸体还是我亲自处理的。但是没多久,许光又在东三省境内频频活动。这说明律治院查错了方向,当时知道内情的人都跌破眼镜了,这次不会又是空欢喜一场吧?”洪冠说。

  “是欢喜还是惊吓,现在还无从得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许光藏匿得好好的,他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自首究竟是有什么目的?”杨远拿起报纸,看着上面被隐去的城卫分局所在地和寥寥数句的案情描述,脑海中,闪过了他曾经听到过的关于许光的一些传闻。

  许光这个名字,不止他们耳熟能详,在整片大陆都是个传奇。

  许光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是在建国那一年,那时候杨远刚刚步入社会,对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他记得那时候,每次听到有人说许光来了,他就会被吓哭。

  许光是谢氏集团里一把稳如泰山的头号交椅,在谢义做过的很多重大决策上都能看到他的影子。谢义在发家之前,只是个家族帮派里的小混混。李氏皇朝末期,内战爆发,朝廷清剿江湖帮派,因为地理劣势,东三省直面声势浩大的京城国军军队,战况惨烈,谢义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的帮会摇摇欲倾。

  很多江湖势力都是在那一场动乱里分崩瓦解。

  被打散了的帮派旧员,有些改头换面,转行谋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