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章 贿赂近臣?早晚秋后算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除了现在已经开始巴结皇子的张汉伦等兄弟三个,李天衢仍在暗中观察的,自然还有蠢蠢欲动的李振、高郁等朝堂重臣,毕竟现在他们也已经开始别有用心的搞阵营对立。</p><p>如果朝中权臣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现象继续激化下去,以后同样也有把持朝廷,动摇皇权的可能。不过李天衢同样也在观望着,毕竟现在距离把权力移交给下一代还为时尚早,届时由自己出面,还是足以一举肃清朝堂之内的隐患。</p><p>还有梁国那些降臣,也不出李天衢所料,他们为了转投魏朝后仍能保留原本的地位爵禄,甚至还意欲更进一步,也开始动弹起来......</p><p>但凡是在官场上善于钻营站队、暗通关节的官僚,对于自己所效力的政权中哪个可以巴结,而讨好哪个又将获利最大的嗅觉一向十分敏锐。所以由李天衢破格提拔,与朝堂接触相对较多的内侍省都知王禀恩,这些时日下来也都忙与朝中臣僚周旋。</p><p>“启禀陛下,降将段凝,献金珠财宝,估价近十二万缗钱于臣,并从旁侧击的询问陛下于宫中最宠信那位嫔妃、那些内侍,示意另有财物托臣进献;袁象先也献财物十万缗,请臣在陛下面前多为他美言;还有......”</p><p>汴京内朝,静心阁内。如今在众多朝臣眼中俨然是皇帝身边红人的权宦王禀恩,正向李天衢原原本本的禀说目前那些臣僚,已经开始向他行贿示好。</p><p>按说这等交易,也都是围绕着皇帝大作文章,当然不便让一国之君知晓...可偏偏王禀恩本人,就是李天衢派出去撩拨那些别有用心的臣子买通贿赂的,所以他前脚伸手收钱,后脚紧跟着就向领导“汇报工作”了......</p><p>说起来如段凝、袁象先等人与十几万缗钱做贿赂,若是在宋朝时节,这等数额在公卿大臣,尤其是贪赃枉法惯了的权奸眼中根本也算不得甚么。毕竟按宋时“人臣赐第,一第无虑数十万缗,稍增雄丽,非百万不可”,换而言之朝廷赐赏大臣的一处府邸价值就几十万贯,你要再选个风水好的地方大加装修,那花费怎么也得一百万贯......</p><p>若是按水浒里面大名府留守相公梁中书,向他老丈人权相蔡京进奉的生辰纲,每年都是十万十万的孝敬,连续两年被抢,贼人固然要捉,可是对于蔡京、梁中书那等权臣都算不得伤筋动骨的损失;哪怕到了南宋时节,遭弹劾罢官的辛弃疾义愤难平,酒后醉言帝王不该偏安于杭州,乃至又谈及金国如何来打,宋国将有亡国之患,而宋室本来又当如何反攻等事宜招惹忌讳,酒醒后也只得发十万缗钱与他共同吃酒的朋友,让他守口如瓶......</p><p>可是唐朝时节,尤其是经历唐末动荡乱世之后,与宋朝的商业发展、货币经济状况又截然不同。宋代的铸币量本来就远超唐代,对比两朝最高年度铸币数额甚至相差二十倍。譬如按旧唐书所载“孙璹钱二十万,以求方镇”,而做了凤翔府节度...也就是说他花了二十万缗钱,便能买个权掌一方生杀大权的藩镇节度使来做。</p><p>即便李天衢施政,更倾向于宋时的商业开放政策,又有高郁推行的铁钱亦做为交易货币使用,但是如今尚还没有经历上百年的时间沉淀积累。</p><p>而段凝、袁象先又是梁国降臣,所以他们以十几万缗钱贿赂王禀恩,更何况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若还哪怕到了南宋时节,遭弹劾罢官的辛弃疾义愤难平,酒后醉言帝王不该偏安于杭州,乃至又谈及金国如何来打,宋国将有亡国之患,而宋室本来又当如何反攻等事宜招惹忌讳,酒醒后也只得发十万缗钱与他共同吃酒的朋友,让他守口如瓶......</p><p>可是唐朝时节,尤其是经历唐末动荡乱世之后,与宋朝的商业发展、货币经济状况又截然不同。宋代的铸币量本来就远超唐代,对比两朝最高年度铸币数额甚至相差二十倍。譬如按旧唐书所载“孙璹钱二十万,以求方镇”,而做了凤翔府节度...也就是说他花了二十万缗钱,便能买个权掌一方生杀大权的藩镇节度使来做。</p><p>即便李天衢施政,更倾向于宋时的商业开放政策,又有高郁推行的铁钱亦做为交易货币使用,但是如今尚还没有经历上百年的时间沉淀积累。</p><p>而段凝、袁象先又是梁国降臣,所以他们以十几万缗钱贿赂王禀恩,更何况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若还要求他帮衬,还少不得要花费打点,那么这几笔赃款,无疑也是一笔巨资了。</p><p>“段凝、袁象先...乃至梁国那干降臣倒还真舍得破财,看来也有必要先给他们一些甜头......”</p><p>李天衢冷笑着说道,随即又向王禀恩授意:</p><p>“但凡是使钱贿赂之徒,你也尽可去回复,已说动朕能厚待他们。按贿金赃款数额高低,朕也会排定次序,许以官职爵禄,至少眼下而言...至于段凝等人又要打探朕与哪个妃子更为亲近...便随意说与两人让他们知晓。啊,是了...李妃两个兄长亦在朝中为官,那厮们要巴结帝君身边近臣,估计也要寻皇亲国戚的门路,朕自然也会对他们二人交代一番。</p><p>而那些梁国降臣,再要通过你向宫闱中嫔妃进献财物,也尽管收下。身为国君者,自然不可挥霍无度,不过即是有人主动要往宫闱送财,正好已充库房内孥之用......”</p><p>王禀恩听就李天衢吩咐,当即也不由的苦笑一声。那些要使贿打点的臣僚,以为他们进奉的财物能买通后宫嫔妃,也只有讨得她们欢喜,才好向皇帝大吹枕头风...殊不知魏朝帝君从头到尾都是有以促成此事,而且大笔的财物,也根本不会交代平素他们根本无法谋面的宫闱后妃那里,而是直接落入了皇帝本人手中。</p><p>而王禀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