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章 千疮百孔,你撑不下去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正如预料的那般,不数日的功夫,许、汝两处州府治所相继接受李天衢的招降,选择献城易帜。要一统忠武军藩镇治下其余县坊,过程也必然会是轻而易举的。



几乎在同一时刻,西北面也有捷报传来。葛从周统领天平军牙军趁势进取,又途径义成军往西,杀入河阳军地界。如此封锁水陆要隘之地,也势必要彻底切断河朔方面王镕、罗弘信、李罕之、王处直几处附庸于朱温的割据势力与梁国的联系。



结果与忠武军的情形也有些相似,葛从周这边正筹谋策划,如何调兵陆续攻克河阳军治下诸处县坊城郭,进而一举夺下河阳军藩镇呢。结果却听闻得快马传来军情:坐镇洛阳的节度使大开使臣,已经主动派出使者,表态愿意降从,自此情愿接受李天衢的收编。



麾下众将听闻战报,皆以为是意外之喜。不过李天衢在得知如今官居河阳军节度使那人的名头之后,心说那厮选择不战而降,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因为方才进献河阳军藩镇,选择降从的那个人,本来是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的从弟孟迁。



昭义军长期面对河东晋军的军事威胁,李克用也是势必要将南面这块接邻的藩镇领地兼并下来。早些年节度使孟方立便因兵败而自尽身死,他从弟孟迁被推举为节度使留后,可是仍然不敌晋军遣使,也曾向朱温请援过。



而后李存孝为晋军先锋,所向披靡大破昭义军,孟迁终究保不住地盘,遂也只得降从于朱温。按其史载轨迹,他也的确曾得朱温安抚,被任命为河阳军节度使。



只不过如果是按正史的进程走下去,孟迁这厮在朱温、李克用之间反复横跳的太过频繁。他向朱温请过救兵,而是后来因形势险急,转手又立刻选择卖队友,擒执住前来支援的梁将梁兵进献于李克用以求自保;倒向晋军了吧,在梁军大举北伐李克用期间,坐镇天井关的孟迁却又立刻开门投降,为梁军做带路党攻打河东政权中枢所在太原直至北伐晋国不利,他便顺水推舟的再反水倒向朱温。



朱温本来就是猜忌好杀的奸雄? 又怎会容得孟迁频繁背反?是以这厮按史载的结局? 便是“太祖恶其反复无常,杀之”。



鼓破万人捶、树倒猢狲散。孟迁属于那种典型的骑墙派? 朱温、李克用进行拉锯战? 无论是谁一时占得上风,他就立刻倒向那一方? 而且丝毫不会顾忌自己是不是临阵倒戈的太频繁了些李天衢心说中原方面现在由我压制住了朱温,在大军犯境的险情之下? 以那孟迁的秉性? 他立刻投降倒戈,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相较于好歹还硬着头皮打算抵抗一番的韩建,这货更没有节操。李天衢寻思孟迁也并不算什么能力出众的人物,眼下毕竟拱手让出河阳军有功? 索性先打发他享清福的闲职? 而绝对不能委以军权镇守要隘,日后孟迁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也如朱温那般立刻做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孟迁的兄弟孟道降从于晋国之后,却是一直忠心耿耿? 甚至还与李克用结成了亲家。其子孟知祥迎娶克用女为妻,而于晋国改号后唐之后日渐显贵? 而后李存勖灭了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孟迁这侄儿孟知祥却趁机又据蜀地自立为帝? 史称后蜀。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伐,孟迁的侄孙孟昶向宋朝投降? 国祚也持续三十多年。



至少眼下而言? 确保河阳军藩镇也能为己方势力艘兼并。考虑过如何调兵部署? 继续进取南面诸处军州之后,李天衢挥兵折返,就相当于绕着北面汴州兜了个圈子,而再度与持续攻打开封的军旅会师之后,便已发现汴州开封高耸的城墙明显破败了许多。



此刻开封城墙一面,也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夯实打筑的墙砖建,这货更没有节操。李天衢寻思孟迁也并不算什么能力出众的人物,眼下毕竟拱手让出河阳军有功? 索性先打发他享清福的闲职? 而绝对不能委以军权镇守要隘,日后孟迁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也如朱温那般立刻做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孟迁的兄弟孟道降从于晋国之后,却是一直忠心耿耿? 甚至还与李克用结成了亲家。其子孟知祥迎娶克用女为妻,而于晋国改号后唐之后日渐显贵? 而后李存勖灭了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孟迁这侄儿孟知祥却趁机又据蜀地自立为帝? 史称后蜀。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伐,孟迁的侄孙孟昶向宋朝投降? 国祚也持续三十多年。



至少眼下而言? 确保河阳军藩镇也能为己方势力艘兼并。考虑过如何调兵部署? 继续进取南面诸处军州之后,李天衢挥兵折返,就相当于绕着北面汴州兜了个圈子,而再度与持续攻打开封的军旅会师之后,便已发现汴州开封高耸的城墙明显破败了许多。



此刻开封城墙一面,也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夯实打筑的墙砖有大面积崩落,城关周围有不少位置已经垮塌。经历朱友裕督令派发民工用木栅与砖石火速修筑,围绕着这些坍塌垮塌处也是终日忙前忙后。



奉令持续攻打开封的心腹将领,也尽皆出寨恭迎李天衢班师回来。其中王彦章率先站出身来,奋声报道:



“大王,朱友裕疲于应对我军攻势,前几日派遣死士趁夜出城,意欲破坏我军攻城器械,却已被存审兄弟看破他轨迹。五千袭营梁军,反遭我军伏击,几乎尽数歼灭。如今开封守军更为沮丧,想必攻破城关,也是指日可待!”



李天衢含笑点头,又勉励陆续建功的几员将领,随即又长声说道:



“如今郑璠率领神火都押送猛火、毒烟炮弹,也已抵至开封城下。忠武、河阳两处藩镇尽为我军所取,几乎也成了定局。如今时机成熟,也是时候向开封发动全力猛攻。



而朱友裕既是朱温亲子,也必然要顽抗到底,孤便成全他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死战决心,再取下汴州开封,也足以宣告天下,我军雄霸中原,也是时候谋划下一步的大业了”



次日,李天衢再度策马矗立于大阵当中,举起手中横刀,向着前方的汴州开封遥遥一指,本来密集列阵的大军顷刻间便动弹了起来。一拨拨庞大的军阵整齐地向前涌动,各部将士齐声喊杀,并推动着诸般攻城器械不断的向前挺进。



开封城头上方,虽然在朱友裕的督令下,守城梁军迅速又摆开阵列,要将无数的利箭倾泻出去。双方进入彼此射程之内,乌云般的利矢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