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平虏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郑彩和郑联两兄弟是郑芝龙和郑芝豹的后辈,双方是叔侄关系。

  郑芝豹对大哥郑芝龙一直是很敬畏的,也比较遵从郑芝龙的命令,所以他还是坚持听从郑芝龙的意见,向新军投降。

  但是,他无法说服郑彩和郑联两兄弟,两兄弟也无法说服他。

  无奈之下,双方分道扬镳,郑芝豹带领所部万余人南下,向新军投降。

  而郑彩、郑联两兄弟率领所部不足万人北上,准备收拢闽北各关隘的郑军北上。

  知道福建已经不是自己的立命之所,两兄弟不再掩饰,将贼匪的心性暴露无遗,沿途之上一路搜刮而去,稍有反抗便是血腥杀戮。

  此举更让百姓对郑军痛恨不已,无不认为新军进入福建就是来解救他们的,各州府百姓对新军的入驻欢迎之至,鲜有反抗。

  毕竟,这只是地方势力的争斗,即便有爱国之士,也不会为郑芝龙出头。

  而且整件事情也是郑芝龙咎由自取,反而是更得民心的新军被迫反击。

  相较于被郑家统治,普通百姓更希望被唐宁所率领的新军统治,毕竟唐宁所带领的新军在潮州府和惠州府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这从新军占领福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前后加在一起,还不足两月。

  正史中,清军攻占福建花了近四个月,而且还是在郑芝龙投降的前提下,让整个福建的防御被瓦解了不少。

  要是郑芝龙也像反抗新军进攻福建一样抵抗清军,清军要占领福建,不知道会困难多少倍。

  清军入侵,让整个福建人心惶惶,但新军入驻之时,却是开城相迎。

  甚至闽中和闽北等各州府,新军还没有踏足,无数百姓都希望新军能够尽快入驻。

  似乎新军进来了,他们才更有安全感。

  唐宁和新军上下都没想到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福建,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战后总结分析,大概清楚了最主要的两方面原因,一是郑军主力受到重创,再加上郑芝龙被俘,士气更加低落,军队迅速的土崩瓦解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心所向,福建百姓并没有将新军当成敌人。

  各州府百姓在新军士兵进驻时夹道欢迎,这种待遇,即便是统治了福建十多年的郑芝龙都不曾享受过。

  所以,新军能够这么快的取得胜利,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唐宁并没有下令将郑芝龙处死,也没有让他成为阶下囚,只是将他和他的那些兄弟软禁了起来。

  至于被郑芝龙安排从泉州府城离开的家眷,却是不知所踪,此后有消息传出他们东渡去了倭国。

  此消息是真是假,已经不得而知了,唐宁也没有精力去追踪此事,也许这样是最好的结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偌大的福建消化吸收。

  虽然名义上占领了福建,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比如对降军的进一步整编,对地方事务的管理等等。

  此次作战,新军先后收降郑军近六万,有三分之一的人还迅速的跟随新军一起作战,去对付他们曾经效力的郑军。

  但是,这些人的战斗素质还有忠诚度都有待提高,需要再精练一番。

  至于地方事务,暂时还是由原来的官员进行管理,随后,唐宁会陆续的将潮州府和惠州府的一些官员空降过来,让福建也按照两府的模式进行发展。

  当然,这些事情都不需要唐宁亲自去处理。

  福建这么快被新军占领,自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弘光帝第一时间派刘公公到福建加封唐宁为福建总兵,并册封他为平虏伯。

  爵位刻意用平虏二字,用意很明显,刘公公传达弘光朝廷的意思,希望新军能够北上抗清、抗闯。

  唐宁当即答应,不过他表示福建刚经历大战,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处理。

  且军队北上远征,备战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需要两月准备一番才能出兵。

  不过,新军倒是可以先抽出部分水师应援。

  刘公公顿时大喜,暗道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他能听出唐宁所说的话很在理,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