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廉政司(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然已经确定要成立廉政司,于成龙也答应就任廉政司司长,接下来自然要讨论到廉政司的架构。

  后世的廉政机构,唐宁是比较推崇香港的廉政公署。

  想当初,香港地区的腐败并不比现在的大明好多少。

  廉政公署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香港打造成世界公认的最廉洁地区之一,廉政公署的成功不言而喻。

  所以,廉政公署成为全世界效仿的对象。

  廉政公署的成功,有赖于其精确的职能定位、合理的制度设计、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科学的程序保险。

  廉政公署虽然是几百年后的先进制度,但不妨碍唐宁将其一些先进理念灌输给于成龙,可以让他的视野更开阔。

  遵照廉政公署的模式,廉政司暂时划分三个职能部门:执行处,防止贪污处,里甲关系处,督查处。

  以执法,防贪,教育三管齐下。

  执行处:接受百姓举报贪污和调查怀疑贪污的罪行。

  防止贪污处:审视各官府部门,减少可能出现贪污的情况,并应民间要求,提供防贪问讯服务。

  里甲关系处:教导百姓认识贪污的祸害,并争取普通百姓支持反贪反腐败工作。

  督查处:推举优秀官员,推荐可为官之才。

  唐宁给于成龙的权限放得很宽,各部门人员可以按他自己意愿去选择,可以从军队中,可以从民间,或者从情报部门等地方。

  前期小五的情报部会在情报上提供全力支持,还有治安保卫团、妇女联合会都会在职能范围内进行支援。

  现在唐宁治下只有潮州和惠州两府之地,地盘不算大。

  再有那么多方面的配合,刚好可以让于成龙一步步将廉政司建立起来,积累经验。

  然后再将廉政司逐步完善,发展壮大。

  于成龙本就是实干派,在和唐宁商讨完组建廉政司的计划之后,当天就行动了起来。

  直到崇祯十七年结束,弘光元年伊始,廉政司才基本完成组建。

  在潮州府和惠州府两府百姓欢天喜地的过了最热闹的一个春节之后,廉政司成立的消息通过告示和明报迅速向两府传播开去。

  然后向邻省和内省扩散,顿时引起巨大震荡。

  普通百姓对廉政司的成立是非常欢迎的,即便不是两府的百姓,也希望有这样的机构真正为百姓主持公道,让这个混乱的时代不再黑暗。

  就像廉政司提出的口号那样:公平,公正,公开。

  百姓对廉政司持欢迎态度,但为官者,却甚少对这个部门有好脸色,毕竟这个时候的清官,真的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啊。

  首当其冲的两广总督丁魁楚,在听闻廉政司成立之后,是又急又怒。

  他自己那点事,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了,为官多年,没少敛财,特别是成为两广总督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虽然唐宁管不了他,在名义上还要受他管,但现在唐宁在他的管辖之地突然弄出个廉政司是什么意思?是要反了天吗?

  之前唐宁在两府之地搞的一些事情,持公道,让这个混乱的时代不再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