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得天之助?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宁自然不想看到事情这般继续下去,于是借此机会,他立即推行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

  首先,唐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登记造册的青壮中挑选了两千新兵,并立即着手训练。

  在前期的训练中,他们并不算正规军,所以只需要给他们食物和少量饷银。

  但训练之余,很多事情却可以安排他们去做。

  剩下的,三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也是一群可观的劳力,这些有手有脚的人不能让他们心安理得的每天接受施舍,必须付出劳动。

  正好城墙需要修缮,城内人员不断增加,已经有些不堪重负,所以唐宁计划以现有的城池为基础进行扩建。

  现在的黄冈城当做内城,扩建的部分当做外城。

  其次,唐宁鼓励贸易,提升商人地位,为此他自己也建立了几座工厂,主要从事盐业和纺织。

  盐业,就是他从军火库中拿出的军用物资,因为拿出来都是成袋装的,所以需要加工一下,变成更小的包装,方便进入千家万户。

  至于贩卖私盐犯不犯大明律例,现在谁还有能力管到他唐宁头上?

  至于纺织,主要是进购生丝棉麻进行再加工。

  当然,在这两项主营业务内,还夹杂着香烟、火柴和打火机的销售。

  这几种东西由于唐宁的控制,量放得很少,但却是一本万利,这段时间的不少开销就是靠这个顶着。

  但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想要安稳的做生意可是不容易。

  为了保障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成立了历史上的第一家镖局:顺风镖局。

  按照商队规模大小,他将新军战士以五到十人为一组,负责护送商队到潮州和漳州两地。

  因为漳州是姜世英叛军的起源地,双方达成了协议,有新军做保护伞,只要不做出格之事,相信姜世英军不会为难。

  至于潮州,不管是美世英军还是官军,暂时都不愿意招惹新军,所以这里也会比较安全。

  只要这两方势力不为难,一般的山贼、劫匪之类的,应该不是配备了冲锋枪或者机枪的新军的对手。

  顺风镖局收费合理,再加上唐宁的名声在外,所以有想法将生意做到两府其他地方的商户,还是很愿意去试一试的。

  除了以上几点,唐宁还大力推动生产。

  由于战乱的原因,黄冈城周围有大量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眼下正是春夏交替之之际,适合耕种。

  于是,唐宁先将土地按人口和劳力分配给各户耕种,并提供种子和农具。

  耕牛的问题有些麻烦,但也在努力解决,暂时耕牛数量不够,就只能用人力充当。

  为了让人们放心耕种,他初步颁布了一个三年的税收律法,税收不高。

  只要不出现大灾颗粒无收,按照分配的土地耕种,养活一家问题不大,还会剩有余粮。

  如果出现灾情无法自给,则可免税。

  之所以是一个三年的税收律法,是因为该律法规定,这三年内只按照税法上规定的比例收税,绝不再以任何名义加税,更不会提前收取三年之后的税。

  这条税法的核心内容看似没有几条,但却是百姓最在意的,大明的灭亡和胡乱收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崇祯当政以来,本就朝政糜烂,再加上天灾人祸,战祸连连。

  崇祯为了平定内乱外患,不得不一次次用兵,但用兵就需要大量钱财。

  多年的战争早已经将大明的国库消耗一空,面对国家的困难,那些士绅豪族晃若未见,只顾兼并土地、中饱私囊,继续掏空着虚弱的大明。

  于是,崇祯不得不一次次向普通百姓加重赋税,甚至将几十年后的税都提前收了,但依然杯水车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