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乔迁之喜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过了两天,小封和徐秀娥去民政局把手续办了。出了民政局,小封拿着自己那份离婚证,在手里掂了掂,说:“要没什么事,我就走了。你要拿自己的东西,随时回去拿就是了,门锁我暂时不换。”

  徐秀娥犹豫了一下,“我有空能回去看淑蓉吗?”

  小封本想挖苦她两句,想想觉得没意思,便说:“只要你还记得自己有个女儿,有时间你就去吧,我无所谓。”

  说话间,一辆红色的夏利桥车停在了路边,开车的是一个腆着肚子的中年男人,他把手伸出窗外冲徐秀娥招招手。徐秀娥看了小封一眼,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低着头小声说了句:“我走了,你保重。”随即拉开车门上了车。车上那个男人瞟了一眼小封,转头笑嘻嘻地跟徐秀娥说着什么,徐秀娥一直埋着头,没有搭理他。红色夏利车示威似的按了一下喇叭,然后飞快地开走了,消失在大街的尽头。

  小封抬头看了一眼灿烂的阳光,冬天的阳光虽然和夏天的阳光一样耀眼,可照在身上,一点温暖都感受不到。小封慢慢顺着人行道往家里走,不知道是该为这个家庭的破碎感到悲伤,还是该为自己不用再为那些琐事头疼而感到高兴。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中,他越走越快,内心却渐渐平静下来。是啊,过去的日子就让它过去吧,是时候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用了两瓶酒的代价,小封如愿从嗜酒如命的厂领导那里拿到了停薪留职的证明。又花了几天时间,他和朋友罗春明一起搞的摩托车维修店,顺利在西门外的罗家碾开张了。罗家碾这个地方,以前就有几家汽修厂,周围还有不少卖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的商店。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这里隐隐有成为了汽配、汽修一条街的趋势。

  小封的技术还真不是吹的,确实有那么两下子。加上搭档罗春明天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待人和气,出手大方。没用多久,他们俩的“顺驰”汽修店在省城的摩托车圈子里就小有名气,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因为离制药厂不远,德成抽空来过几次小封的店里。看到小封干得很欢实,完全没有被离婚影响到心情,德成也就放下心了。

  转眼之间,冬去春来,就快要到夏天的时候,新南门和将军街两边都不约而同传来要拆迁的消息。

  将军街这边是因为省广电局想要这块地做宿舍,新南门那边则是因为要扩宽河边的马路。

  将军街这边倒是简单,只等分到新房子,大家就搬迁过去,把五十一号大院腾出来给省广电局。

  新南门那边却有点麻烦,因为不只是拆迁民房,还要给翻砂厂找一处新厂址继续生产才行。街道办和市里负责拆迁的部门为这事商议了好几次,都没有商量出个结果来。但是扩宽河边马路,建一条崭新的沿河景观大道是市上的重点工程,翻砂厂的事不能拖太久,以免影响到市里的整体安排。

  最后,街道办分管企业生产的金科长提到,作为翻砂厂最大的业务单位,如今的红旗拖拉机厂效益越来越差,给翻砂厂的订单日渐减少。因此他提议,要不干脆让翻砂厂停产,和街道办下属的另一家企业钢窗厂合并,专门生产钢门钢窗。大家一合计,觉得这主意不错,现在省城到处都在搞修建,钢门钢窗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对生产场地的要求也不高,不像翻砂厂,还需要修建专门的炼铁高炉。

  听了大家的意见,办事处领导当场拍板,就把这事给定了,让翻砂厂合并到钢窗厂去。

  消息传到翻砂厂,张玉兰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眼看着翻砂厂的业务越来越低迷,如今只是勉强维持着,可长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厂里那么多人等着开工资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