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凑个整数才好听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路之上,包括桐树在内,一共十七个人,运送十二辆车自然是非常轻松的。

  桐树拿着大刀,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面。

  剩下四名没有推车的战士,则拿着木矛跟在后面。

  如果偶尔碰到了经过的野兽,彼此之间也都是互不打搅的状态。

  毕竟十几人组成的车队,看上去很不好惹的样子。

  这次是板车第一次正式拉重物出门。

  在村子里面测试,板车的承重能力是非常强的。

  被野兽踩了两个多月的道路,比起被压路机压过的道路,平整程度也是不逞多让的。

  板车走在上面,是一点颠簸都没有。

  平常需要上百人,费尽辛苦才能运得了的东西,现在因为多了一辆板车,十几个人就能轻松的将其运回去,这让跟车的众人无不对板车交口称赞。

  到了下午的时候,桐树等人回到了村子,一路上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板车停在了村旁新挖的一个水池旁,池子和溪流之间,有一条封闭的水渠,用水的时候,只需要将水渠打开,溪水便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池中。

  一车车的岩盐被卸在了水池旁的木棚里,等到做完这些,一路负责拉车的新军士兵都被王四五喊了过去,挨个的询问他们拉车的感受,让他们用切身的经历来挑出板车不好和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以便后期的改进。

  村子里面的女人们在岩盐运回来后,就变得更加的忙碌了。

  晶石状的岩盐,被捣碎放入池子里面,以便加速融化。

  岩盐中的盐分经过过滤和蒸煮,便能够提炼出来一些大块的盐晶了。

  说实话,王伟的运气算是比较好的。

  自然界的岩盐,多分为两种,一种是黄褐色的,一种是黑色。

  黄褐色的岩盐拥有大量的钡离子,是有毒的,而黑色的岩盐,里面也含有许多硫酸根,也是对人体不怎么好的物质。

  古人经过无数年的摸索,才懂得了将黄褐色的岩盐和黑色的岩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使得钡和硫酸根融合成白色的晶体沉淀下去。

  只有少量的岩盐,才像他目前开采的这片盐矿这样晶莹剔透,只含有少量的杂质。

  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工序,只要利用溶解的方式,就能够提炼出来基本上对人体无害的白盐。

  村子附近的树桩基本上都快被锯完了。

  坚硬结实的树桩躲过了野兽的啃噬,但是在拥有铁锯和怪力的人类面前,却没有丝毫的自保能力。

  结实耐用的松树,被锯成了各种形状的材料。

  而其中,以木板最为居多。

  至于相对而言稍微松软一些的桐树,则被分成了小块,当做柴火。

  干活的人别说残留的树桩了,就是埋在地下的数根,他们也都不愿意放过。

  相对于树干来说,树根烧起来更加的持久,燃烧的火焰也更加的大。

  所以没过多久,村子外面,便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坑。

  村子里面的人被分成了两班,炉火二十四小时不熄。

  白花花的食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快速的提炼出来。

  一个个用来盛装白盐的兽皮袋子被缝了起来,一间间储存白盐的木棚被搭建了起来。

  盐最怕的东西是水,所以储存白盐的木棚,不仅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木棚的四面八方都被泥土紧紧的糊起来了,只留下了一个可供两人搬着盐袋进出的小门。

  小部落的几次狩猎,收获了大批的兽皮。

  其中,那些拥有可以保暖的绒毛和能够拔下羽毛做箭羽的兽皮要么是做成了兽皮衣,要么就是被拔光了毛做成了箭羽。

  但是很多非常坚韧的龙皮,却留着一直都没有用。

  虽然那些龙皮硝制之后能够切成细丝,然后编成弓弦,但是一张兽皮,足足能够编织数千根弓弦,怎么用也用不了那么多啊。

  到两班,炉火二十四小时不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