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往漳州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明俨,你可确定?”

  “顺德陈邦彦,是个能人,前日他与我畅谈一番,很是认同我的观点,既然石斋先生能邀请他来漳浦随其一同周游八闽,想必也是极看重对方的,且,那日夜谈,次日北山就没再讲学,至今已数日,我虽不知其中原因,但应是对我有利的情况。”

  “倒是如此,希望石斋先生能审时度势,再度出山吧!”

  董腾搓了搓手,祈祷的语气说着。

  他不知郑森是怎的与赖继谨等人交上的朋友,又神奇般的与那广府才子陈邦彦作得忘年交,照此情景来看,得到黄道周教导还真有了可能。

  “明俨,听我一句劝,石斋先生若真的来了,你的那套理论还是不要再拿出来说了,石斋先生名播四海,纵使对引进西法感兴趣,也不可能舍下身段接受的,这于先生于郑家都不是好事,若真想有所作为,还是待你考中举人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再说,你现在还年轻,应以学业为重,养望蓄名为次,其他都是小道,不值得费心。”

  瞅见郑森即使拜访黄道周受挫,亦不屈不挠,认识黄道周的妻弟及弟子还有陈邦彦这样的才子,董腾不免感到心神荡漾,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些怀疑,同时又怕郑森自傲,便好言提醒。

  “大兄说的是,我省得。”

  这个大舅哥能转变性子支持自己,自然是极好的,都是自家人,郑森也不在乎什么面子,答应下来。

  毕竟,董腾的父亲,自己的老岳父,如今身在雷州总管雷廉海北道事的董飏先虽不懂得为官之道,但好歹也是个二甲进士出身,好好操作一下还是大有可为的。

  谁让眼下已经是崇祯十六年七月份了?

  只要撑到明年三四月份崇祯吊死煤山,大明朝原本的地方官就会发现,他们手中的权力竟无人监管了,天下大乱,各路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而如果提前知道,提前布局,以郑氏的实力,获利岂止倍余?

  正巧,前天和陈邦彦畅谈的时候,从对方嘴里了解到了如今潮州知府位子空缺,朝廷久久没能任命新任知府下来,再联想到岳父董飏先在雷州待的并不愉快,只要能说动郑芝龙使上银子和能量去南京走动走动,由海北道分守平调到潮州来当个知府,并不算难事。

  而自家岳父到潮州当知府的好处...

  “明俨,明俨!”

  杨于两从门外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一身襕衫被带起的风吹的鼓鼓的,有失文人风度。

  “何事这般慌张,自己不在乎就罢了,让外人见了岂不看轻郑氏?!”

  董腾立刻教训道,杨于两随即蔫吧下来,不过来到两人跟前,还是忍不住兴奋之意。

  “石斋先生弟子,是姓赖吧?生的颇为稳重,他方才派人来通知了,说是让我等先行,先生须臾就到!”

  难怪杨于两这般兴奋,谁让鼎鼎大名的黄道周要和他同乘一船了呢?

  更别说随行的黄门弟子另有数十人,这些人可个个都是秀才举人,而且很多来自江西浙江广东,杨于两打小还未曾出过福建,今个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外省士子,更别说能和他们一同畅谈时势,针砭时弊了。

  “真的?”

  郑森董腾几乎同时开口,两人旋即对视一眼,眼中是按捺不住的喜悦。

  ...

  六鳌所,郑森一行人先行出发,赶到这里没费多长时间,福船虽进步了鹿溪,但还有其他船呢,自鹿溪顺流而下,直抵六鳌所不过五六十里路程而已。

  正如杨于两所说,他们到六鳌所准备妥当不久,就见到了一支船队紧随其后赶到。

  “赖兄,先生可在?”

  “喏,先生来了。”

  赖继谨和郑森不过认识几日,却仿佛亲密好友一般,一见面便笑意盎然,知晓emsp;更别说随行的黄门弟子另有数十人,这些人可个个都是秀才举人,而且很多来自江西浙江广东,杨于两打小还未曾出过福建,今个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外省士子,更别说能和他们一同畅谈时势,针砭时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