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闹剧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且不说黄得功和杨御藩在蓟镇一带如何搞得风生水起,山西大同一带的战事,却是从白热化开始逐渐向朝廷方向倾斜。

  李自成最开始带着百万大军意气风发的在陕西西安誓师,两个月不到的功夫,几乎就夺得了大明朝的三分之一江山,看来也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大顺军所到之处的朝廷兵马几乎都没有组织起像样儿抵抗,文武官员更是蜂拥前去投降,就算偶尔有几个为国战死的,那也根本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然而时运不济,就在这个人人都以为即将改朝换代的节骨眼上,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和宋献策谗言打压李岩,间接导致了军中主将离心离德,已经投降大顺的总兵白广恩更是因此和李自成彻底决裂。

  本以为白广恩就算回去也不会再受到重用,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崇祯皇帝不仅重用了白广恩,而且直接让他充任九边之一‘大同镇’的总兵官,又加封了左都督,地位甚至比投降之前都要高。

  紧跟着没多久,传来刘芳亮南路全军覆没,黄得功、唐通等人率朝廷大军接连两次大捷的消息。

  李自成更是因此变得有些多疑,连杀几人,逼着全军要把宁武关攻下。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狗日的明朝居然还没到该亡的时候,看样子还能把今年再给苟延残喘过去。

  按说大明朝已经没有什么人再能力挽狂澜了,李自成就算今年打不下京师,那也是迟早的事儿,西北一带局势已定,朝廷除非出关决战,否则也难翻盘。

  这种想法在李自成的心里也是根深蒂固,直到崇祯皇帝启用了一个人,一下子让大顺的文臣武将们紧张起来。

  此人便是再次被任命为五省总督的陈奇瑜,这个人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流贼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了。

  陈奇瑜可以说是继洪承畴、孙传庭之后最有作为的五省总督,甚至在某方面来说,他比卖国求荣的洪老贼更加让人尊敬。

  想当年,陈奇瑜还是四省总督的时候,便是先剿延绥,又清湖广、再靖陕西,在一年之内,几乎把中原一带的流寇清剿一空。

  陈奇瑜虽是文臣,但是在各个军将之中也是颇有威信,只说有名的长腿将军贺人龙,许多总督都是调他不动,对朝廷也一向是阳奉阴违,可但凡陈奇瑜调令,他几乎是无有不遵。

  事实上,正是陈奇瑜担任四省总督的那段时间,贺人龙尊奉调令与诸镇兵马转战南北,被流贼直呼为贺疯子,也是一员悍将。

  陈奇瑜事业的顶峰是策划了车厢峡之围,四省官军联合进剿,一步步把李自成和张献忠逼近车厢峡,最后差点就被陈奇瑜一股脑儿给剿灭干净。

  可惜后来陈奇瑜有些自傲,觉得万事已定,轻信李自成投降之言,大意失策放走了被围困的流贼,从而酿成大错。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还是想不明白,就崇祯皇帝那狭小的气量来看,被充军戍边的人就根本不会再被召回任用,这次怎么又把他给弄回来了?

  陈奇瑜又回来了,而且这次还是手握军政大权的五省总督,据说崇祯皇帝离京之时在平台召见于他,钦赐尚方宝剑,这权利比起当年,甚至说是更大了!

  不过李自成也没什么好慌的,如今陈奇瑜虽然是五省总督,但自己也已经不比当年,麾下百万大军在各地连战连捷,岂是一个陈奇瑜就能阻止的。

  自陈奇瑜被任命为五省总督的消息以后,李自成便是在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往常五省总督南下都是要提前规定总督署所在,也就类似于后世的指挥所,好让其它的文武官员有个准备。

  但这次有点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