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插画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在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推广公司有股份,之前这家公司通过互联网推广,将于若英小姐新专辑的销量提高了三成,有这样的专业团队帮忙,对我们肯定会大有好处。”图书和唱片在某种意义上有些类似,互联网推广公司有了之前帮忙推广唱片的经验,再做图书推广理应更加顺手。

  到时候可以建立一个《方士韩立》的官方网站,将书里的奇妙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建设论坛,让书迷们能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保持读者粘性......周明章已经想好了大致的方案。

  “增加了三成?”这个数字让何建一十分惊讶,“那可以请他们过来和我们碰个面!我们一起讨论,然后拿出个完善的方案来。”

  “怪不得我前一阵儿上网,感觉到处都有人在讨论于小姐的新专辑!”齐妙若有所思,如果能有相同的力度,这本书的前景就更好了。

  “大家下去之后也都好好琢磨琢磨推广的事情吧,别到时候被人家完全压过了!”张逸杰的推广丢给洪涛一个人去想,周明章新书的推广却要全员共同努力,毫无疑问,在何建一心里,这两本书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没问题,我们肯定会想出好办法的。”所有员工包括洪涛在内,对此都没有意见,更好的书占据更多的资源,这不是应该的么?

  “那么,推广的事情咱们下次再说,接下来说说首版印数的事儿吧,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数据,我觉得张老师的新书首印二十万册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你们觉得呢?”何建一进入到下一个议题。

  “没问题!这么多足够了!”

  “就按照这个数字印吧!”

  出版社的所有员工和张逸杰对此都没有意见,他们更关注的是周明章的新书能拿到多少首版印数。

  “那就这么定了!至于周先生的新书,呵呵,黄社长之前给出的两万册完全就是个笑话!”何建一忍不住吐槽起前社长来,如此具有畅销潜质的书,你才给出两万册的首版印数?难道要刚上市几天就断货么?被发行商堵在门口好看么?

  而且印两万册和印二十万册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印数越多,均摊在每一本书上面的材料费、排版费、设计费等等就越低,在定价不变的情况下,每一本书能给出版社带来的利润也就越高。

  当然,这也不是说印数越多越好,你印的多了要是卖不出去,那就只能送到回收造纸厂打成纸浆,再去印刷别的图书了,这对出版社来说可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说,初版印数也不是随便报个数字就可以,既要考虑到降低成本,又要考虑到尽量销完,避免出现大量的库存;还要考虑到充分铺货,让各家书店都能支撑较长时间的销售,如此以来就算是再版重印也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不至于导致断货。

  “我觉得,可以和张先生一样,首版印数定为二十万册。”有人说道,这个数字让张逸杰心情有些复杂,他在这一行熬了十来年之久,积累下来不少粉丝,才能达到这个首印数,没想到周明章的第一本书就赶上自己了。

  “二十万册不够,根据试读会的反馈,我觉得完全可以增加到五十万册。”齐妙完全不满足于二十万册的印数,直接调高到五十万册。

  洪涛和张逸杰面面相觑,他们之前最热销的书总印数差不多也只有五十万册吧?照这么下去,周明章这本书的总印数能达到多少?怕不是要一口气杀入年度畅销榜的前十了?

  “五十万有点多吧?我们出版社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的首印数了!”有些老员工不禁回忆起了黄顺意掌管日出出版社之前的美好岁月,那可是这家出版社的黄金时代,可就算那个时候,五十万的首印数也是几年才有一次。

  大家伙儿你来我往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何建一揉了揉太阳穴,抬手制止了争论,“好了,这个议题先放一放吧,等和发行公司还有连锁书店开会讨论之后再定吧,看看他们能要多少册书!”

  对此,周明章并没有意见,这本书的魅力他可是一清二楚,完全不是五十万册的首印数能打得住的,相信那些发行公司和连锁书店会给他一个满意的数字。

  “图书设计这方面,我觉得应该邀请最好的设计师来帮我们设计!只是这么以来,成本就要增加了!”书籍的设计也是一件很关键的事,这关系到读者们的第一印象可以增加到五十万册。”齐妙完全不满足于二十万册的印数,直接调高到五十万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