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王者之道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刚刚晒干的稻谷还堆积在广场的北岸,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堆成了三座大山。只等秋社之后,明天便要全部装入粮仓。

  除了王宫原有的粮仓之外,鳖灵还主持修建了三座巨大的粮仓,用以陆续采购百姓手里多余的粮食囤积起来,就不怕任何灾荒之年了。

  实在是大夏的那场连年大旱,把他们都吓怕了。

  现在,看着喷喷香的白米饭出炉,谁能不欣喜若狂呢?

  就连贵宾区的丽丽丝和小狼王等人都对刚刚端上桌的大米饭啧啧称奇:“蜀中竟然盛产稻谷?我们一直吃高粱、小米、荞麦,但是,从来就没吃过白米饭……”

  凫风初蕾道:“蜀中是世界上最早的稻谷出产地。据我所知,从柏灌王开始,这里便盛产水稻了……”

  众人听得柏灌王三字,都愣了一下。

  丽丽丝不经意看去,只见她脸上神色很平静,仿佛对“柏灌王”三个字并不怎么感到悲哀,这才缓缓问:“我越过秦岭时,只见整个蜀中到处种植了水稻,尤其是金沙王城周围的平原地带,更是处处种植。这么大的种植面积,一年的产量大概是多少?”

  “全盛时期,能出产亿万担。可惜现在人口骤减,劳力不足,一年只能出产千万担……”

  千万担这个数目,已经令众人很震惊了。

  纵然是夏后氏也很惊诧,要知道,大夏在灾荒年之前,一年五谷的总产量也不过千万来担。

  丽丽丝惊问:“一年能成熟这么多稻谷吗?”

  凫风初蕾点点头:“蜀中土地肥沃,庄稼极易生长,加上风调雨顺,产量就比外面要高许多。这两年我们招募了许多流民,任凭他们自行耕种,多劳多得,所以,他们的耕种热情很高。有些壮劳力多的人家,一户便能耕种几百亩土地,收获自然十分丰厚……”

  有熊氏指着那三大堆小山似的稻谷:“这些都是他们缴纳的赋税?”

  凫风初蕾摇头:“鱼凫国三十年内不征收任何赋税。这些稻谷全是鳖灵和卢相用黄金收购而来的。因为今年大丰收,收购价格也很高,所以,种植大户都十分踊跃卖粮食。我们计划三年之内,将蜀地所有的粮仓全部装满。如此,日后纵有什么天灾人祸,也不至于饿肚子。”

  有熊女惊道:“三十年不征税?大夏的赋税在大禹王早期可是十税一,到大禹王晚期,与民休息,才变成了三十税一。你们一直不收税,哪里拿那么多黄金购买粮食?又如何维持王宫和军队的开支?”

  所有人都诧异地盯着凫风初蕾。

  这也是他们的疑惑。

  纵然每个王宫都有自己的藏宝库,可是,王室的藏宝库提供王室的奢靡生活那是绰绰有余,但是,要用于举国的粮食储备以及军队的运行,那就是杯水车薪了。

  凫风初蕾何尝不知道他们的疑惑?

  她想起蚕丛大帝和柏灌王留下的那个举世无双的巨大藏宝库,估计全世界的王宫私库加起来,也不及里面宝物的一半。

  但是,她当然不会透露这一点,只是笑眯眯的:“先父王早年留下了一点积蓄,而且这两年之内,启王子先后令人从沙漠金矿里给我们送来了五百多筐黄金,虽不能长久,但是,三五年之内,足以保持一切运营费用……”

  一直默不作声的小狼王忽然道:“涂山侯人已经给你们送来了五百多筐黄金?”

  委蛇笑道:“启王子一直很仗义,小狼王你又不是现在才知道。”

  小狼王闭口不言了。

  夏后氏却毫不掩饰双眼中的羡慕之情:“天啦,真是不敢想象,蜀国只用一两年的时间,便有了这么充裕的粮食。唉,想我们大夏,那可怕的干旱已经持续三年多了。最初,黄金还能买到粮食,可是,去年起,周边的各方国都惜售不卖了,就算偶尔有人卖,也是价格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下去,只怕……唉……”

  饥荒年代,粮食贵比黄金。

  更可怕的是,大费也倾其国力到处收购粮食。

  敌对的双方这么互相抬价,各方国也不傻,当然乐得高价,往往恶意哄抬价格,如此循环往复,到后来,粮食的价格已经到了十分惊人的价格。

  毫不夸张地说,在许多地方,一两黄金连一碗小米饭都换不到。

  在巨大的死亡和饥荒面前,珠玉黄金,已经贱如泥土。

  就连盗贼都直奔粮食,很少对珠宝感兴趣了。

  他连连叹息:“真不知道席卷整个大夏的这场大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唉,上苍就像是故意惩罚大夏似的……”

  小狼王淡淡地:“上苍不是好像故意惩罚大夏,而是分明就在惩罚大夏!看吧,你们的干旱还得持续几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