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一网打尽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世上最不缺贪婪的人。

  虽然数次击溃杀手集团一言堂的进犯令梅庒名声大震,但黄金码头步行街的商业利益令人垂涎,有很多江湖势力仍然对这里虎视眈眈,明刀明枪跟梅庄作对的倒是没有,但暗地里使绊儿经常发生,虽然都没有讨到任何便宜,但毕竟暗箭难防,梅庄损失也不小。

  林飞觉得经常发生暗算偷袭是件麻烦亊,说到底还是因为梅府现有实力对外形成不了足够的威慑,心想如果有一支令人不寒而栗的打击力量肯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找来管家商量是不是花大价钱培养一支弓箭队,反正师傅不用请,有现成的。

  管家是个十分聪明的人,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梅府如果有一批像军士那样厉害的神箭手,相信任何势力都不敢轻易进犯,他立即吩咐护卫队将适龄人员召集起来。

  梅庄现在最热闹的是练武场,管家带来所有少年供林飞考察,经过严格的测试,林飞精心挑选了一百名潜力不错的少年交给军士们训练。

  按军士们的要求,管家指挥工匠把练武场整出一块空坪作为靶场,平时这里是禁止闲杂人员靠近的,但现在军士们却要求管家叫越多人来观看越好,他们说能够增强少年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时喧闹的环境能培养遇乱不惊的意志。

  保持冷静是一名优秀箭手应该具备的起码条件,头脑清晰能使呼吸均匀,心跳平衡,这样你拿弓的手才会稳定。

  管家对这事十分上心,如果说谁真把梅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肯定是他。

  以前寒窗苦读,不就为了考个功名,得个一官半职让衣食无忧吗,赴京赶考,费用不菲,谁知屡次不中还弄得家里一穷二白,父母渐渐老了,所以他决定暂时放弃功名,先找个事养家糊口,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痛苦的亊,得让老人有个轻松快乐的晚年。

  还算幸运,朋友将他介绍给了梅八,人生最难预测的是缘,相交几日梅八便任命他为管家,统筹财务,任何家族管理钱财的都是最信任的人,而他于梅八萍水相交,居然委以重任,心里十分感激。

  他当然不知道推荐他来这里的人曾为梅八王道帮过大忙,杀死大师兄这件麻烦亊就是他摆平的,八爷非常记恩,而且打个几次交道后对管家的人品学识十分满意。

  担任要职,收入不菲,总算让父母家人生活过得稳定舒适,对于八爷他真是感恩戴德,心里明白即便考中封官也不见得能过上比今天更好的日子,而且八爷是个好老板,十分豪爽大方,特意请人修了一个独立的庭院送给他。

  老父母操劳一生,晚年居然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每天早晚盯嘱他要尽心尽力工作,管家是个懂亊理的人,自然明白士为知己死是千古名言。

  他早己立誓,为了梅庒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

  一是为报答八爷,二是得拚死守护家人们的安生立命之所。

  现在林飞要为梅庒培养保护神,他当然全力支持配合,立马将有潜力的少年集中供军士们挑选,向来十分节省的他忍痛花大价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靶场,同时通知大家有空时到现场制造喧嚣锻炼少年们的意志力。

  听说训练场百无禁忌,观摩的人非常涌跃,因为步行街一战军士们箭无虚发的故事被传得神乎其神,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可以去现场参观,所有人都想看看传说是否真实,靶场边上每天人山人海,都想一睹军士们的风采。

  教徒弟首先得示范,每个军士都是几乎瞄都不瞄,拉弓射箭,百步穿杨,靶靶红心,又快又准,太神奇了,大家都被这种高超的技艺所折服。

  但所有人却不知他们经历怎样的磨炼才达到如此境界。

  那真是在军队里被逼出来的,玉王爷十分严苛,弓手训练时射一千箭哪怕有一箭脱靶都得要挨罚,而他们四人是王爷从铁军精英中挑选出来保护林飞的顶尖箭手,别说固定靶,就是移动的也不过小菜一碟。

  长伯久居塞外,也看到过猎户们射箭的精湛,但似乎从未有谁达到这种高度,一箭中靶并不难,但不停歇的一箭接一箭都中就太神奇了。

  老人家对军士的水平真的叹为观止。

  不同方位杂乱摆放着数百箭靶,难度极大,但仍靶靶红心,无一失误,而且出箭的速度极快,真如风驰电闪,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射箭考研一个人的耐心,耐力,还必须很有韧性。

  习武修行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要成功必须努力。

  就像梅八的爹虽然天资愚钝,但他凭着每日挥刀万次的苦练,威震江湖,博得大名鼎鼎的称号,鬼刀梅林。

  而练箭也是一样,不但苦还非常枯燥,每天要做的就是对着远处的靶标拉动弓弦,一箭一箭,得凭无比的毅力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出夕归挥汗如雨,久而久之自然马到成功,万亊熟能生巧。

  军土们卖力表演并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讨好一个人,长伯眉开眼笑证明今天心情必定不差,老头一开心,会亲自下厨将他们从山里捉到的野兽制作得十分美味。

  年龄大了,老人家现在不轻易掌勺了,除非心情很好时才偶尔露几手,现在主动要他们去猎些野兽,等别人吃过晚餐后亲自下厨加工。

  后山有的是野生动物,军士们想换换口味,便捉了只毛猴,兴冲冲地来到厨房。

  世人吃猴的并不多,因为除了猴脑鲜嫩,猴肉不论怎么烹饪,吃了后口气很多天都有一股难闻的异味,吃猴脑的方式很残忍,特制的桌将猴子卡住不能动弹,剃掉头毛,打开天灵盖,用勺将脑髓挖出享用。

  尽管吃之前先用酒将猴灌醉,但它们是非常聪明的,知道必死,哀哼不止,所以一般厨师都不忍心烹制。

  来自异域的军士们在战场上缺粮时吃过猴,他们觉得非常不错,所以劳神费力捉了只壮实的野猴准备尝尝久违了的乡味。

  放在平时,心情大好的厨神或许会爽快答应,偏偏长伯刚刚收养了被猴群遗弃的二只幼猴,老头无儿无女,便养着解闷。

  真正是无巧不成书,有只幼猴体质太弱,昨天夭折了,长伯到现在都在伤心呢。

  军士们不知道啊,他们兴高彩烈地将捉到的野猴拿到厨房请长伯加工时,悲催了。

  长伯还未从失去幼猴的悲伤中解脱出来,居然有人请他杀猴。

  杀猴?烹饪加工?要求轻油淡辣?还充满期待地笑得眉飞色舞?王八蛋,刀来。

  军士们莫名其妙地撞枪口上了。

  这个百多岁,平时笑呵呵从不生气的老头双目园瞪,抡起两把砍骨菜刀不由分说杀了出来,整整追击了他们大半天。

  军士们修为虽然非常高,但追杀的人是长伯,这可不能还手,咋办?

  逃吧,还好老头速度不快,怎么也追不上他们。

  只是长伯太过执着,明明追不上坚决忘命追,累了休息片刻,稍微喘口气,然后继续老鼠追猫,被追杀还不知道原因,军士们肝胆俱裂,因为他们不明白这和善的老头为什么要不死不休?

  梅庄家丁怕出事,忙赶去步行街请回刁家老祖和林飞。

  了解清情况,两人哭笑不得,还以为是什么大亊,原来是一只野猴引起的仇怨。

  刁家老祖拦住长伯,与他解释了一番。

  异域贫瘠,想生存非常难,所以只要是野兽都可猎杀成为盘中餐,尤其是猴子,数量多,一群群的,为觅食它们会深夜潜入村庒偷盗乡民的口粮,关键还会毁坏农作物,严重影响村民的生计,有时甚至咬死鸡鸭,危害极大。

  猴群过多时会大量偷盗食物,各村便会出资请军队剿除,如果没有战事,军人的日子相对比较苦,军饷也少得可怜,所以只要村民们提出请求,军队会迅速派人前来,首先猴肉也能充当军粮补充营养,其次还有钱挣何乐而不为。

  猴子毕竟是灵长类动物,聪明,看到同伴大批被灭,便会纷纷逃进深山,士兵们也不赶尽杀绝,他们知道猴胆小怕事,受此惊吓尤其看见血肯定心惊胆颤,杀鸡都能警猴,何况直接杀猴,不用想这帮畜生穷其一生都不敢出山了,再有扰民的猴那也肯定是它们的下一代,在异域猴子有时是人们的食物。

  长伯半信半疑,这有点邪乎。

  但林飞的补充让他明白了。

  “长伯,老祖说的是事实,两地风俗虽不同,但有点一样,不会吃看家的狗,不会杀耕田的牛。”

  长伯楞了楞,他总认为异域都是炊毛饮血的怪胎。

  “这个风俗两边倒是差不多。”

  林飞见长伯息了火气,知道他不会再追着砍军士们啦,这才放下了心。

  “是啊,异域很多习俗跟中原差不多,只要是家养的,哪怕是猴他们都会善待,饲养的即便死了也只埋不吃,当然,鸡鸭等除外。”

  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让长伯完全信任,那肯定是林飞,而且长伯也是个明事理的老好人。

  “我懂了,即然这帮兔崽子嘴馋,让他们晚上来,这几个王八蛋教箭是很费体力的,得补充营养。”

  刁家老祖也大松了口气。

  “刀我替你拿着,待会儿帮你送到厨房去。”

  砍骨刀很重,挥舞了半天胳膊的确酸了,长伯将刀递给刁家老祖,嘱咐道。

  “叫他们晚饭别吃得太饱,我多炒几个菜,老祖飞少,你们记得早点来。”

  林飞跟刁回刁家老祖和林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