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都结束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北阳点兵之战,确实有些波折。

  眼看着顾浔亲自出战,晋国将士气势汹汹,顾浔要一举拿下魏国时,杜仲的属下周涛联和杨家后人,临时反悔,不顾杜仲的意见,誓死反抗。

  顾浔早有准备,带兵围剿北阳,百姓们对于魏国士兵的出尔反尔感到诧异不已,四散奔逃。

  原本该是一场血战。

  可关键时刻,杜仲却出现在了魏国的军旗下方,看着逃亡的百姓,在魏军诧异的目光下,砍断了军旗。

  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

  军旗倒了,还是由杜仲亲自砍断。

  军旗是将士的主心骨,可是杜仲作为如今这小城魏国的皇帝,他却主动砍断了军旗,这意思很明白。

  不战而降。

  或者说本来点兵阵中就已经输了,只是周涛等人不甘心。

  他们世代忠于魏国,忠于魏桓帝,魏桓帝亲自将如山令交给了九皇子,那就说明九皇子是魏桓帝则定的继承人。

  不管是九皇子也好,是晋国的宰相也好,可是骨子里,那流的便是魏国的血液,怎能如此不战而降。

  一瞬间,所有魏兵都感觉受到了背叛。

  顾浔看着站在城墙上的杜仲,也十分诧异。

  难道,这些魏兵出尔反尔,不是杜仲指使?

  说来杜仲也是看见了。

  顾浔带着将士,有提醒过不要误伤了百姓,可是周涛他们却带领着士兵,为了奋力一搏而不顾一切。

  从他接过如山令的那一刻,魏桓帝对他所说的话,和周涛他们对于如山令的执着,本身就不同。

  为什么呢,因为先后的母家实在是太强大了。

  渗透着魏国的每一个枝根。

  魏桓帝自己都无法扳倒对方,又何况杜仲呢?

  当时魏桓帝对杜仲说的是,“魏国到了这一代,若是由太子登基,那便是灯枯油尽之时。但是,这一片土地,是魏国,还是别的国,它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同样的土地。若是你能东山再起,魏国不一定是首选,你有那般能耐,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一个完完全全的,属于自己的国家。”

  从来都没有盛极而缓衰。

  正是因为盛极了,所以衰的才快,这就好比爬上坡的时候,和掉下坡的时候。

  魏桓帝年轻的时候,曾经遭受先帝的驱赶,对于魏这个字还真的没什么归属感。

  他也曾是魏国太子,可是他所见的所经历的,却是对魏国朝政的失望,但是为了活下去,他也不得不选择同出一起,否则就是自己死。

  只是当了皇帝这么多年,才知晓安居乐业,不开战才是最好的日子。

  杜仲也是一样。

  他生下来之后不久,他的母妃便凭借着他入了皇宫。

  后来为了巴结先后,竟然能说出,“这小子怎么能和太子相比,奴婢就是个卑贱的,他自然也是个卑贱的,哪儿能同太子有一争。”

  为了富贵,他的母妃不遗余力的讨好先后,一带着否认他。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宫中才遭受欺凌。

  一度憎恨魏这个姓氏。

  先帝的秘密出现,才让他知道了,皇宫便是一处人人都有无奈的地方。

  先帝看透了朝中局势的问题,也知晓太子是个怎么样的。

  对于这个魏国,他也不再报希望,大兴也只是昙花一现的假象。

  这片土地上,是魏国或者齐国或者赵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住在这里的人,始终在这里,他们不会因为朝政的更替,而变幻了自己生根的地方。

  晋国是杜仲所选择的。

  原本他是想由自己主导,晋国不曾建国之前,无论是能力还是什么他都不曾在先帝之下,只是魏宪帝那个蠢货,也是有了自己的心思,认为先帝好掌控,给了先帝藩王之位。

  正是因为有了藩王的名头,先帝才有了号令群雄的势力。

  他杜仲再高的声明,再好的能耐,也只能做个裙下臣。

  先帝登基当日,给出了升龙诏书。

  杜仲也因为一封诏书,而消失了那些许不甘,为臣又如何。

  这民间,哪一个不对他赞誉有佳,哪一个百姓不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