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匆匆三年,千斤巨力,暗劲大成!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肺腑修炼之法?”

  赵舟见得张仲景话落,没有思索左慈的问题,反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武当的钓蟾劲,道家的十二段锦等等。

  这两种听起来玄乎的名字,其实都是修炼肺腑内脏,属于养生健体、修内的国术。

  并且,这些肺腑修练法,在赵舟得来的拳经上也都有记载,非常详细,只是他还没有修炼到此处。

  毕竟功法太多,他也是有心无力。

  “那先生的意思,是在下气血旺盛,但肺腑修炼不当,没有达到内外同济?”

  赵舟也是逮着这次机会,听到张仲景能用医理之道推测出拳术之道后,也是把能问的全部都问了。

  盖因他对于暗劲、化劲一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之前有杨露禅与如今的拳谱讲解,他心中也有个根底,知道气力相合为明劲,调动自身筋骨,可让出手时全身上下劲力扭成一股打出。

  心与力合为暗劲,血液控制自身,劲力控制的更加自如,出招多变,手上的劲道也更重!打的是一个爆发力!

  玄一点来说,就是拳脚落到对方身上的时候,可以突然再加重力道,拼的是一击必杀,但一拳、或一脚劲力打完,也会心跳血液加速流动,几息内不能再蓄力打出。

  就像是平常和人发生矛盾,打架一样,打的时候拳拳到肉,一点也不累,反而畅快淋漓。

  等打完了,就感觉手脚有点抖,或者有点累,心跳加快,那就是用上了平常没有用到的爆发力,身体正在自我调养,修复拉伤的肌肉细胞。

  当然,这不是练成了暗劲。

  暗劲是在挨近对方身上的时候,突然打出爆发,不会让这一拳、一脚的劲力流失在空气阻力当中,也不会让挨打的对方下意识卸劲避开,是实打实的拳脚相加。

  加上明劲境界本身就让身体扭成一股的力道,这一拳上去,就算是对方筋骨结实没被打断,身体内部也会震出内伤,也就是所谓的暗劲伤人肺腑。

  最后,气、心、意三者相合为化劲,全身上下都能打人,简单说,就是指哪打哪,双眼目明,观察入微,大脑一片清明,也称得上是神‘明’。

  只是,这些关于心气意相合的讲解,更多对应的都是没‘灵气‘的现代世界。

  但如今可是氧气量极高的三国,药材也太好,导致了赵舟的劲力提升的太快,远远超于书中的预期,也超过了赵舟自己的预期。

  导致了他手上劲力提升的太快,反而把心与意的内脏修炼落下了。

  可是赵舟的想法,也是想通过药材、练劲,把自身筋骨气血强化过后,再慢慢通过血液流动,改造浑身上下的器官,到时内外一致,踏入暗劲,再寻化劲。

  自然,今日张仲景要是没来,赵舟还会这么一直练下去,反正什么事都没有,只是踏入暗劲的时间会慢上不少,需要慢慢磨合。

  这也顺应乱世,他只能先提升自己的力气才是根本。

  “然也,先生气血旺盛,骨骼坚韧异于常人,可心肺脾肾比起这筋骨皮肉,确实有些显弱,内外不调。气意与力不合。”

  但张仲景的想法中,气与意,应该是寻循渐进,一同进步才对。

  毕竟,大脑等肾脏器官属于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脑代表的更是一个人的意识、也代表一个人的‘神’。

  说形象一点。

  肌肉骨骼组织,属于‘民’,受大脑‘神’的掌管。

  只是,这民强了,神不强,就很掌管,虽然不会叛变,但也会不协调。

  这在张仲景想来就很别扭,简称为‘生病’了,得治。

  “那,仲景先生,你的药方是在原有方子上添些药材,转化为药性中和,还是?”赵舟抱手。

  “先生果然有药方!”张仲景不答,反倒是捋了捋胡子,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只是他说着,也向旁边迷迷糊糊‘不知道二人打什么哑谜’的王其二人一拱手,示意赵舟找个地方相谈。

  “药方是大事,我等确实听不得。”东汉时期的文人很讲究君子礼仪,不会做这些  但张仲景的想法中,气与意,应该是寻循渐进,一同进步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