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最大变数沈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于是,在长孙无忌看来,沈安这个人便成了他和李治结盟道路上妥妥的阻碍。</p>

  长孙有一种预感,这个少年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绝对不是把自己只局限在善和坊的御井旁。</p>

  更让人担心的是,观他和李治的关系,那是越来越紧密了,李治年幼,对什么东西都十分好奇。沈安又经常可以搞出一些新鲜的花样,自然会吸引李治的目光。</p>

  这样下去,他在李治那里的面子就会越来越大,将来,即便他把李治推上大位,说不定,他这个国舅也不见得就是得利最多的。</p>

  说不定,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已。</p>

  想到这里,长孙不禁打了个冷战,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内心。</p>

  他可以肯定,沈安那个少年,对他的印象也绝对不会好,将来,如果真的到了要推举李治当储君的时候,沈安绝对是他的敌人。</p>

  广个告,【 \咪\咪\阅读\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p>

  这样想了之后,长孙又遗憾的摇摇头,他这是在做什么?</p>

  一个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真正手握权柄的中枢大臣,居然会去惧怕沈安这种乳臭未干的小子。</p>

  这要是传出去,让别人知道,岂不是要笑掉大牙。</p>

  长安城这边,赵国公长孙无忌已经把沈安看成了一个隐形的威胁,然而,威胁本人还浑然不知。</p>

  再者,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p>

  长孙展望的都很有可能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而今天,情势远远还未到如此危急的时刻。</p>

  况且,就算是做再多的设想准备,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到了最后,恐怕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p>

  这一点,比他年轻不少,却被视为敌人的小少年沈安,看的可是清楚多了。</p>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肯定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被扔到大唐了。</p>

  就比如,明明什么事也没做,只是依着情势的发展做出应对,沈安就从长安城到了东都洛阳。</p>

  其间的发展,完全是莫名其妙,无法挽救。</p>

  好在沈安这人,心胸极其宽广,特别想得开,要不然,一定会被一波接着一波的麻烦弄得头昏脑涨。</p>

  大队人马到达洛阳的第一天,欢快的游玩气氛就被一片乌云遮挡,瞬时消散。</p>

  李世民收到了温彦博的死讯,脸色登时就阴沉了。李治很会看眼色,立刻明白,今天想痛痛快快的游玩是没希望了。</p>

  温彦博和李世民的关系虽然并不是特别紧密,可说到底,他也是见证大唐建立的重臣之一。</p>

  就这样撒手西去,怎能不让李世民伤怀。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李世民还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君主。</p>

  讣闻是承乾亲手书写的,看到熟悉的字迹,李世民亦感慨万千,这篇讣闻写的是情词恳切,哀婉动人。</p>

  世民看得出来,这并不是出自长孙无忌的手笔,这个文风就不是长孙热爱的套路。</p>

  这样深情又文雅的词句,才是承乾真实的实力啊!</p>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