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消失的斗彩花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840年,鸦片战争后,新兴资产阶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张“讲求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惊呆博物馆的产生,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反应。

  其中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外国人在国内办的,一种是中国人自己办的。

  上海市政府在法租界和法国人联合共同督办了沈西博物馆,其中搜罗了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三千五百多件文物和一千五百多部古书籍。兴办初始,沈西博物馆受到了上海各界人士的追捧,一时间整个上海滩都兴起了一股文物风,许多贵族小姐和夫人都喜欢三三两两结伴参观。

  当时的博物馆长林宇名是由市长直接任命,副馆长詹姆斯由法国大使馆任命。

  “探长,这边。”四喜一边往博物馆里走,一边招呼后面刚从那脸黑色的德国小汽车里下来的陶桦。

  陶桦是租界警察局的探长,很年轻,喜欢穿着三件套的西装,开着黑色的德国小汽车,走路的时候,皮鞋下面的鞋钉敲击着地面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很有气场。

  陶桦抿着唇,脸色有些难看,穿过幽深的一小段走廊,前面是整个展厅。

  “探长,那边情况怎么样?”四喜笑眯眯的推了推鼻梁上的小黑墨镜。他倒不是耍帅气,而是有眼疾,眼睛见不得光,长年累月的带着墨镜。

  陶桦的脸色越加的难看了。

  半个月前,他接到线人的消息,青帮和龙源帮要在今天晚上九点在松江码头械斗,抢一批从美国运过来的烟土。他带队蹲守了三个小时,结果重华路13号码头上除了几个卸货的脚力在那儿打牌吃酒,青帮和龙源帮的人一个也没有出现。

  警察局一百来号人喂了三个小时的蚊子,简直是笑话。

  四喜见他脸色不好,也知道事情没办好,摸了摸鼻尖,不敢自讨没趣。

  陶桦这个人在四喜和一众警局警员的眼中都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听上头的人说,陶桦是留洋回来的,家里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好像是开银行的生意人,至于他为什么独自一个人回上海,理由五花八门。

  有人说他是被家族给流放了,也有人说,他是回来取家族留下的宝藏的,更有人说,他是回来寻找青梅竹马的爱人的,总之理由五花八门,却从没听他自己提及过。不过有一点四喜是极为羡慕的,听说法租界里的法兰德一条街都是姓陶的,每年的房租都够上海滩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吃用一辈子的。

  四喜小心翼翼的看着陶桦,仿佛在看一根金光闪闪的小黄鱼。

  陶桦没有注意到四喜的表情,他的目光被整个大厅里五花八门的文物古董给吸引住了。这家中法合资的博物馆他此前来过一次,对里面展出的所谓的文物,心里实在有些不喜,一来这里的东西很多都是当年八国联军从圆明园带走的,现在以法国领事馆的名义放在这里展出,赚中国人的钱,说出来实在是有些无耻。

  “什么情况?”他一边往里走,一边听四喜介绍情况。

  今天是周五,博物馆的客人并不是很多,中午下了一场小雨,下午四点就闭馆。晚上十二点的时候,警察局接到博物馆管理员的报案,说是里面一件展品不见了。由于展品是法国领事馆展出的,所以事情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陶桦皱了皱眉,回头看了眼四喜。

  四喜穿着警服,身材干瘦,踮起脚来也只到陶桦的鼻尖,被他这么一看,整个人仿佛又矮了一截,压低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