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雏形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毕竟两千年后都在用这么一套选官制度,那么肯定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

  而陈若怎么着也是一个士人,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的他,勉强可以说是大汉帝国金字塔上层的人物。只不过牟足了劲看看自己有没有县尉、县丞本事的他,看了片刻之后,也是微微有些泄气。

  这行政能力测试,和后世一样,把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这五个方面作为考试的重点,而且同样采取了题海战术。

  陈若仔细看了一下,对他来说,这些题目并不是特别难,他仔细思索一番,还是能够打出来,只是他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如果按照他的平均答题时间来计算,他要使用考试时间三倍的时间,才能打完这么一套试卷。

  这套一百分的考试卷,正常情况下陈若来考,恐怕只能考上三十多分。再看看这份太学密卷上记录的每次考试的成绩分布,每次都有考上满分的变态存在,大多数太学生的成绩,也能保持在八九十分左右。

  当然,经常做试卷的人,和陈若这种偶尔才过来考一次的速度自然是不一样,但还是把陈若打击得不轻。

  “我本来就是一个在袁本初这个失败者手下派不上号的无名手下,比这些天下英才还是差点儿!”

  于是在自嘲了一句后,陈若也是翻过行测部分,继续向后看起了申论部分。说起来,其实秦谊的申论其实是包括了后世的申论和策论。

  申论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这里的题目大都是些起草公文,上书言事等类似的题目,相当于一个基层公务员该有的能力。而策论则是后世科举时期主要考试形式之一,也就是说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

  也就是说秦谊想通过这部分的考试,确保这些太学毕业生有能够做一名基层官吏的能力,再看看其中有没有值得挖掘的奇才。

  所以秦谊的策论部分,也是考了很多他关注的问题,也就是大汉朝廷关注的问题,譬如南部大开发,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的小冰河时期等等。

  只是这申论部分,同样也是带给陈若很大的震撼。

  虽然申论部分没有标准答案,但这些书商也是神通广大,居然能够找到不少优秀考生当时做的文章,甚至还专门请文坛著名的人物或是积年老吏,来对这些考题进行作答。这些精选的文章自然是极好的,也由不得陈若有点儿觉得自己有点儿比不上这些人。

  其实陈若大可不必如此自卑,其实在包括秦谊在内的很多朝廷大佬看来,这些太学生写的策论,实在有些纸上谈兵的架势在里面,并没有太多的可操作性。

  “客官!您的面来了!”也就在这个时候,食肆的店家也是端着陈若点的面送了上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