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忠臣秦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钟繇最喜欢的无外乎美人和写字,到七十多岁依然孜孜不倦得造人,野史中甚至连女鬼都不放过,至于写字那就更不用说了,钟繇在后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便是书法家,楷书鼻祖。

  所以钟繇老早便把秦谊当成了同道中人,说几句秦谊的好话怎么了,更不用说钟繇的铁哥们荀攸还在秦谊手下做军师。荀攸献给曹操的十二奇策只有钟繇知道,荀攸的后事是钟繇处理的,荀攸还把自己的姬妾交给钟繇打包处理。

  这么两条叠加到一起,重要对秦谊的态度自然可想而知,其实他已经按照荀攸的吩咐,开始影响刘协的决定,招揽白波帅杨奉入朝的想法,就是荀攸通过钟繇传给刘协的。

  不过钟繇也没有把自己的立场给轻易曝出来,而是在那里一个劲的夸秦谊的学问好,显得自己可观中立。

  听了钟繇的话之后,刘协也是点了一下头,他也是接受过一些帝王教育,一般搞学问的人权力欲都相对较低,而秦谊的学问可是出了名的高,都能让蔡邕折服的那种。

  又在和钟繇闲扯了几句后,刘协也是去会见几位他召见的大臣,他这次召见的大臣级别都非常高,可以说是大汉帝国名义上的最高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公九卿。

  “诸公,近日并州刺史秦谊派遣使者董公仁来到长安,寡人也是有些好奇,这个秦谊秦文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不知诸位中可有人与秦文合深交过?”

  “臣未曾与秦文合深交,但是臣与其师蔡伯喈是多年的老朋友,蔡伯喈对自己这个学生非常看重,常常称赞秦文合的学问更是在其之上。当日王子师执政之时,曾经执意要处死蔡伯喈,结果秦文合竟然不惜抗命,从雒阳狱中将蔡伯喈给救了出来,虽然这个行为有些商榷之处,但是他对老师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被刘协这么一问,首先站出来为秦谊站台的便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杨彪,作为一名政坛老手,刘协这么没头没脸的一问,马上让杨彪感到了一点儿不一样的东西,他隐约也是觉得刘协似乎想要找一个外援,而诸侯中离关中最近的也就是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和并州秦谊。

  对于没实权的皇帝来说,似乎落在外人手中要比落在宗室手里面要好上一些,正是基于这个考虑,也是让杨彪站出来为秦谊站台杨彪虽然和秦谊不熟,但是他和秦谊的老师蔡邕却是好朋友。

  “臣曾经在南阳见过一面秦文合,此人的确是我大汉不可多得的人才,见微知著,当时天下还没有乱成这个样子,但是他一眼便看出老臣的老家颍川将会成为战乱之地,协助荀文若说服了很多颍川衣冠进行搬迁。这几年颍川百姓因为战乱,留在颍川的乡人死伤无数!臣当日是和少府阴修一起出使南阳袁术,结果袁术为了表明和董卓的不共戴天之仇,执意要杀死老臣和阴修,我也是沾了阴修的光,他曾经对秦谊有提携之恩,在立有战功的秦谊恳求之下,袁术才放了我们一条活路!”

  第二个站出来说话的是年近七旬的太仆韩融,四年前他曾经常出使袁术,也是被秦谊救了一条命,可以说是欠了秦谊一个大人情,于是也是站出来给秦谊站台。

  “秦文合其人的确非常有见识!当日王子师秉政,不想赦免董卓部将,秦文合便知道很有可能会引发李郭叛乱,曾经多次劝谏王子师,只可惜王子师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否则事情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随着韩融站出来以后,又有一名九卿,大司农士孙瑞也是站了出来。士孙瑞虽然和秦谊也没有太多来往,但他们却是一起参加王允刺董的同谋,也算是有一定程度的革命友谊,再加上惋惜当日王允的石乐志,也是让士孙瑞站出来说起这事来。

  现在大汉帝国顶层的三公九卿,其中马日磾和赵岐奉命出使关东,其实是不满员的。

  不过即便是马日磾在场,他也会称赞一下秦谊,不只是因为秦谊是他好朋友蔡邕的学生,更是因为秦谊的伯父秦升是马融的学生,秦谊也算是马氏的再传弟子,之前秦谊也是给他行弟子礼的。

  这几年的时间里,秦谊已经为自己编织了一条巨大的人脉网。

  现在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公卿站出来力挺秦谊,诉说秦谊的事迹,不吝惜对秦谊的褒扬,也是让刘协对秦谊刮目相看。

  这简直是一个仁义礼智信兼备的大忠臣啊!必须要大用!刘协对自己的未来一下子充满了希望!

  我是大忠似奸的分界线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汉秦谊无题11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