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常山国的抉择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然最后闹到不死不休,但刘虞和公孙瓒还是有很长一段蜜月期的,尤其是汉朝没有大乱的时候,刘虞作为先后担任过幽州刺史和幽州牧的顶头上司,那个时候的公孙瓒只能老老实实夹起尾巴来做人,所以两人的关系还算是不错。

  只是随着天下大乱,军头的势力越来越膨胀,现在公孙瓒也是越来越跋扈,逐渐不把老领导放在眼中,双方因为施政理念不合,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裂痕。

  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时,受刘虞的节度。公孙瓒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而因为理念的不同,这矛盾将还会继续扩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将来彻底不可调和,只不过孙瑾不知道这事罢了。

  “相国,张逸最近听闻,故冀州牧韩文节自杀身亡!这事袁本初也是有着很大的责任,如果他能够履行当初对韩文节的承诺,韩文节又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与此同时袁绍还任命了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与韩馥积怨颇深,大概也是知道袁绍曾经被韩馥挤兑过,大军断粮去上演真人版荒野求生,于是朱汉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的住宅,拔刀登屋。韩馥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不过朱汉明显是会错了意,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他处死。但是韩馥仍然优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于是韩馥就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

  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馥当时在座,以为是在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

  说起来韩馥这一州之主死得也真是窝囊,但在这件事情上袁绍绝对有责任,不管朱汉是否会错意,哪怕之前韩馥与袁绍有过节,当韩馥将冀州拱手相让之后,袁绍都应该送给韩馥一场富贵。

  现在张逸提起老领导韩馥这有些可笑的死法,在座的常山国属吏都是有些唏嘘不已,但是都明白张逸这是在指责袁绍做事不地道。

  而在张逸说完之后,另外一名属吏张瓒也是站出来说道:“下吏也是认同相国的主意,公孙伯圭白马将军的大名也是响彻幽州,不论这冀州由谁掌控,终究还是要看谁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以张瓒看来,袁车骑虽然久负天下之望,但未必会是公孙伯圭的对手。刘公能够一统幽冀,以他对汉室的忠心,天下何愁不定。而袁本初就未必了,他站出来组织讨董联盟,究竟是为了汉室,还是为了袁家这个天下仲姓,谁又能够知道呢?”

  眼见自己手下说话比较管用的属吏都是支持自己站队刘虞,孙瑾也是微微点了一下头:“既然诸位没有什么意见,那么我就尽发国中义从吏兵,协助公孙将军全取冀州!”

  我是消息不及时的分界线

  “虞之见杀,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忠义愤发,相与就虞,骂瓒极口,然后同死。”王粲英雄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