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不速之客玩大牌 (三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本来,鼎峰厂的火灾也是属于保密信息的。但是,毕竟这是要迅速建厂、恢复生产的事情,所以我让董学武通知的是五家曾经有过合作的公司来。

  这些公司都是汝南当地的小公司,有的只管硬化地面,有的只管做框架结构的,还有的只是负责装修什么的。上一次我们的建厂,这五家公司和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活儿好,我们的钱了给得到位。这一次,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也是秘密通知他们的老板到我们厂这边来的。连许国才也来了的,他当然是想赚我们的材料钱,但他也算是董学武老相识,人还是不错的。

  五个老板开着各自不一的轿车来的,一看到我们厂里的情况,还是非常吃惊的。当我和董学武赶回去时,也与他们见了面。那时候,赵志恒已经带着他们在河对岸考察、规划了。董学武和赵志恒和他们是相当熟悉的,介绍了一下我,五个老板对我也是大加赞赏,说年轻有为啊,真是厉害,也请我放心,一定把工程给我们做得妥妥的,保证又快又好。

  许国才还问我要不要马上把废墟拆了,然后动工,他可以包干废墟拆完,里面一些废旧钢钱也可以帮着处理,价钱也好商量。

  但因为那时候事故调查还在继续,不仅是县上的公安消防人员在工作,而且从临江市上也来了专业人员了,预计得有一周的时间才出结果,所以我说拆的事情先不着急。

  赵志恒拿着上一期工厂的相关图纸,在河那边实地对几个老板讲着情况。我和董学武也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大家也综合了一下。最终,我的厂房设计得比原来大了五倍,原来火灾旧址上的仓库更是扩大十倍。

  五个老板听得眼睛都瞪了起来,但对他们来说,这是笔大业务,巴不得我修得越大越好呢!

  赵志恒是专业的,而且我多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我们板材厂是汝南第一家这种厂,后期的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将会产生更多的原材料,有更多的产品,需要的就是规模。这个规模至少能容纳两千名工人工作、居住,相当之大,还必须要配备医务服务。

  我的目乐更长远,不仅是家具板材,包括建筑板材、木地板之类的,也都将是我的产品序列。有林书记的先期六亿下来,只要我合理规划,不怕倒腾不出个名堂来。

  当时,一个姓雷的老板对我说:“苏总啊,你这是大手笔啊!只是……你这工程做下来,我的天啊,要花不少钱啊,只怕没个三千万动不了工的。这还是我的保守估计。一个半月就想完工,然后恢复生产,只怕难度很大啊!”

  许国才也说:“雷老板说得没错啊!苏总,这么大的工程,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搞完。你想一想啊,这河谷地带,荒坡荒林的,光是整地出来都至少一周,还得大型挖掘设备不停的工作。”

  其他三个老板也纷纷表示,这难度大,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了。连赵志恒和董学武也是鼓瞪眼,实在没想到我这么大的气魄。赵志恒还悄悄说:“福兄弟,你这样的规模干出来,生产水平是要跟九洲板材商会联盟抗衡啊!保守估计,能顶到他们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了。”

  我轻声说:“反击南宏木业的垄断,是我的梦想。”

  赵志恒点点头,知道里面的文章不浅,没再说了。

  而我又对许国才他们说:“雷老板、许老板,你们大家的想法,我都是明白的。但是,不要急嘛!我需要的尽快恢复生产的厂房和仓库,你们可以先修一部分,满足目前的百人生产就可以了,后面的,又接着修吧!厂房与厂房不紧挨着,要设防火隔离带。我这样的要求,这没问题吧?”

  此话一出,他们都感觉轻松多了,个个一脸带笑,连忙保证没问题,一个月之内,啥都搞得规规矩矩,保证不耽误恢复生产。

  事情差不多就这么敲定了,剩下的就是回我厂的会议室里,在那里进行合同签字仪式,很简单的。这五个老板都是带着文员、助理来的,都他们自己信任的人,在工程预算方面都很在行。而我这边,赵志恒、董学武以及厂里各部门也都算是精兵强将。说实话,签字仪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谈价格。

  回会议室的路上,还有一个陈老板对我提出了疑问,说上次的仓库就是他公司修的,设计的,分隔式的,也有防火隔离带,按理说燃不起来啊!

  我淡淡一句:“那就有可能是人为纵火,有人故意整我。”

  他们听得义愤不已,陈老板还说:“他妈的这种人抓出来,一定得往死里弄。这特么太可恶了,不知要放多少火种才能把这一切都燃完呢!”

  我点点头,但说往死里弄是不可能的,不过法律一定会制裁的,已经立案了,让我们相信法律吧!

  实际上,我对法律没什么底。

  当我们正在会议室里谈合作价格的时候,林俊凡和李曼曼来了。这两人一到现场,气氛就变了。

  没办法,林俊凡高大英俊,李曼曼风情万种,而且带着一个四人的团队来了。林俊凡一到,直接开口就说:“苏总啊,您这命也太背了点吧?这么大的一把火,烧得可太精彩了点啊?恢复生产事宜,建筑大事,怎么不搞个招投标呢?说不定,还能有更大的实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