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其孰能讥之乎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是,男的一点情商都没有,还想谈恋爱?跟狗过吧。”另一个女生说,“像唐楞严那种愣子,一点风趣都没,呵,我可是他追求不到的人。”



话题很快就转到学校的帅气又风趣的男生上,宁潇湘默默收拾书包,独自去食堂。



……



上午第四节课时,雨势稍稍停歇。



学生循着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将语文必修二翻到《游褒禅山记》。语文老师一向是跳着课本讲,必修一讲第一单元的现代诗、第二单元的古文,随后就略过剩余部分,直接从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古体诗开始。



照这个节奏,今天刚好进入必修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古文。



除了默写题只能靠背,诗歌和古文的解题需要大量注释,手法分析和情感讲解,细节上特容易被扣分,故语文老师以之为重点。



至于现代文,全国卷三分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阅读,前两部分主要是选择题,答案特明显;最后一部分才偏向问答式阅读理解。



在南珠二中的语文老师看来,与其浪费时间讲课本上不考的现代文,还不如讲分析技巧,给学生多刷点阅读题。



当然,课本的现代文不讲,不代表就这么无视。期末时老师会印一张张墨绿色的复习资料发出来,罗列现代文作者的生平、头衔、名著等等,与古代文学常识、星宿器皿等并列在油印纸上。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现代文和作者知识的出题率还没病句分析高。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句型较为简单,老师在PPT课件上标记出来,再逐一分析关键字:古文老朋友“之”和“而”在这里是什么用法、“无不在”怎么翻译……



讲解段时间,扫视下稍稍萎靡的班级,老师点了宁潇湘的名,警醒其他摸鱼的学生:我要点名提问了,不想出糗就打起精神听课看书。



“宁潇湘,翻译翻译‘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对于宁潇湘来说非常简单,很通顺地翻译出来。



“很好。”老师微微颔首,提了提嗓子,强调之前翻译的两句,都是重点句式。又课外延伸地分析句子蕴含的哲理和作者背景:



显而易见地,句子乃至这篇文章,借探寻“花山”洞穴之事,阐明实现目的要结合客观条件、主观意志,不为庸人、凡夫的狭窄眼光所困扰的道理。



王安石于1054年写下《游褒禅山游记》,1058年上书图谋改革,1068年推行变法,在保守派的辩论中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同本文观点是相成和发展的,古代文学常识的选择题会考……



老师留足了给学酥、学渣的准备时间,一个个点名翻译句子、字词。早预习充分的学生这回空闲下来,当旁边的余贤奋笔刷语文天利37模拟卷,宁潇湘放空心灵,不由自主地顺文章往下读: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闷雷轰隆,上次月考换座位后,宁潇湘靠窗,她单手支腮,目光越出窗外。



鱼塘农田、长白冷棚、破败龙王庙。



每回地理课,老师免不了牢骚一下,要不是学校搬到郊外,你们这些城里人哪晓得地理的神奇。南珠的低纬度和沿海带来适宜的温度供作物一年内多次轮种,又不可避免地碰到过量降水。



以前的农民除了挖沟排水的老办法,只能去龙王庙祈福,有用吗?求老天爷不如求己,多读书,多学习,就会明白,龙王爷的庇佑还不如冷棚有效。



人,终究得靠自己,遇到困难,直面困难。



移回视线,笔尖微动。



气排球队五名正式、一名预备的名字、长处、缺点、训练方向以娟秀字迹跃然纸面。



不能再找借口拖下去了,宁潇湘原本无神半耷拉的上眼睑收回,眼神逐渐坚毅。



我能把一帮什么都不会的菜鸟练成小有气候的气排球队,那就能再培养一个扣球手!



汉字收尾的一撇,伴随声清脆,0.7mm的自动铅笔头断裂。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