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2 章 意大利-第三日·奥古斯特VS本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局的情况与第一局不尽相同,但是比赛的时间却大大缩短,因为奥古斯特的进攻显然从第二局的第一球开始,就变得更富攻击性与冲击力。

  第二局,奥古斯特的球权,以一记正手发侧上旋为开始,熟知本的削球习惯,奥古斯特的这一记发球非常转却不算长,其落点大概正好在球网与球桌的边缘线中间,这也就表示了,即使这一球在落桌后又飞出球台,其出台距离也绝对不会太远,这也就变相限制了本诺依曼的削球,虽然,即使不考虑这个,在接发球的第一板就先搓一板,这也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常态。

  本来也没考虑过要上手削球,本一步跨出,身体右.倾,球拍倾斜,胶皮从上而下,切过小球,在白色的乒乓球上轻轻一抹,以一记正手搓球将该球回击而过。

  嗖

  小球跨过球网,再度飞到奥古斯特的台前,其落点在奥古斯特的反手半台,落点局中,同样不是一个便于拉球的出台球。

  然而,就是这个距离

  奥古斯特一步向左,手腕内拧,手臂的线条在瞬间绷紧,这个距离恰恰是反手拧拉的绝美赞歌!

  砰!!

  就像是绷紧到极致的弹簧被豁然释放!精准又精悍的手腕外翻为小球附加上了可怖的旋转与力量!本是缓慢的球速在瞬间被放大到顶点,只见那颗白色的小球以奥古斯特的黑色胶皮为起点、向外迸射如一道流星,快狠猛冲地奔向了本诺依曼的反手一边!

  这

  第二局刚刚开始,苏舟的注意力还没完全集中呢,立马下意识地喊了一声“漂亮!”。

  这声之后

  场中,本诺依曼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或者说这一板反手拧拉的确不太好接,不过一个呼吸的功夫,奥古斯特就在第二次触球时率先拿下了一分!以一板反手拧拉直接得分!

  这……

  这一球结束的太快,解说室内,苏舟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他傻愣愣的:“结束了…?”

  如果这里还有着另一位解说,一定会犹如双人相声中的捧哏,立马迎合一句:诶,是呢,结束了。

  然而,这里只有苏舟一个人,所以,让他回过神来的,不是这个并不存在的解说捧哏,而是场中迅速开始的第二球。

  场中,在短短两秒就结束的第一球后,第二球,仍然是奥古斯特的球权,铂金发色的男人将小球高高抛起,再度以正手发侧上旋,紧随其后的就是发球抢攻!

  乒乒乓乓的声音不绝于耳,苏舟这才回过神来:“出乎……出乎意料的第一球!精彩!漂亮!出其不意!犹如自天而降的神迹让人防不胜防!如果让我给出一句评语,那么就是这是杀机凌然的、凌冽又美丽的一道弧线!………诺依曼选手必须要加倍集中注意力了!根据数据统计,仅限于菲克与本,这两位德国三巨头能从奥古斯特的手中,在第一局中就拿下胜利的概率是72.6,但是从第二局开始,其胜率就如泄洪般坍塌下滑,直接降到了34.9,也就是说,在仅限于有着奥古斯特所参与的德国三巨头的内战中,最终大比分为4:1的场合占比高达75.2,4:2则占比22.6,剩下的才是极为少见的4:3或4:0从冷酷无情的数据记录上,就可以彰显出世界第一先生那无人可以撼动的绝对统治力!”

  又说完了一长串的解说词,苏舟暂时休息了一下,他有亿点点的寂寞,一个人解说的现状真的是太孤独了,如果是和他相性不错的盖文史密斯在这里,苏舟甚至都能在脑中幻化出三喵解说一定会在此时对他出声调侃,说什么“那么,苏,你想不想去挑战一下这无人可以撼动的绝对统治力呢?”。

  如果有人起了这个头,他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续直抒胸臆,但是,问题就是现在没有这个第二者啊!如果没有人率先开口,而是孤独一人的粥忽然开始baba“即使现阶段并不可能,我还是期待着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和奥古斯特对上、并对他造成一定威胁更甚至是不管这是不是狂妄的大话,你得允许人有梦想吧?”……

  苏舟试想了一下他突然开始表决心的样子……

  ……然后真情实感地认为这个人真是又自恋又神经哦,自我中心意识泛滥过头了吧,明明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嘛。

  所以,财富密码又少了一条。

  赚钱之路阻且长,苏舟流下眼泪,无比心酸。

  再回到赛场。

  很多时候,往往第一个球的模样就能够间接定义好整局比赛的步调这句听起来过于武断的话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却绝对适用于如今的情况。

  第二局,打从第一个球开始,就仿佛是也受够了第一局赛事里的被迫慢吞吞,从各种弧圈到滑步变向,从滑步变向到各种弧圈,奥古斯特的突袭与攻击性在第二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你看那球,它又冲又狠,又转又凶,奔着本诺依曼就那么杀伐果断地去了!即使削球这门技术再怎么折磨人,掌握这门磨人技术的也始终是“人”,只要让这个“人”感到了不再那么的得心应手,胜利的天平可不就是会朝着奥古斯特无限倾斜?

  不那么得心应手这就是本诺依曼在第二局时的直接感受,但是这毕竟不是他第一次和奥古斯特对上了,这种“削起来不顺手”的感觉也称不上是陌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在第一局里,他就仿佛是乒乓球的主人,无论奥古斯特的拉球来自哪个方向、是正手弧圈还是反手弧圈,当那颗白色的小球来势汹汹地碰触他的胶皮之时,本诺依曼总是能轻松自在地将这一球长长地削回到对手的台上在接触到小球之前,追球的道路并不算漫长;在接触到小球之后,小小的乒乓球就像是弱小的鱼,而他的球拍就是让对方毫无招架之力的网,摩擦与控球来的是如此的挥洒自如,和他曾经削过的成千上万个球如出一辙,在引拍下切的那一瞬间,那舒适的削球感就将“我可以控制得住这一球”的胜利宣言传递到脑中。

  但是,现在不是了,尽管因为速度与腿长的优势,单说追球这一点依旧算不上是困难,但是在“控球”上的难度却翻几何倍增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