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德军著名的“弹性防御”模式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潘泰莱里亚岛的德军阵地的部署,是按照德军著名的“弹性防御”模式来进行防御的。

  即防御体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1)前哨区,布置少量眼线用于预警敌进攻并在纵深之间巡逻;(2)在1500-1300米的纵深区域里面部署主作战区,同时还要以地形为依托布置复杂的战壕系统(不同于覆盖整片区域的网格式战壕),目的在于迟滞敌军的进攻;(3)后方布置大炮和预备队。

  而且在戈特哈德·海因里希确定了现在的最新前线情报后,他还根据前线的情况和侦察来制定了新的战术,即在“弹性防御”模式这一步里面,再进行改进。

  他要求加大纵深并在原有三个区前面再加一个区,即轻型作战车辆;步兵和大炮的前伸区域,因为这样做就可以分裂敌攻势;并迫使其尽早展开作战队形,同时前伸区的作战单位还可以在撤退后加入预备队。

  除了这些防御体系部署外,他还允许在刚刚布置的那四个战区里面大量使用反坦克路障,和地雷;以及在主战区后方配置反坦克炮,同时还将他们的坦克集群大部分集中在后方以支持反攻。

  同时他还在很多细节上的防御问题里面,比较注意和进行完善:例如观察哨之间不能距离过远,还要一定要在高地建立防御支撑点,以及建立网状的战壕,和阵地与阵地之间距离要在2-4km。

  同时还要在主要战壕之间要建立2-3条交通壕,隐蔽所,弹药所和猫耳洞的挖法;和预备队集结位置的布置,以及各个火力点的火力持续性以及生存性的高低;还有步兵坑,战壕,机枪坑,榴弹器发射掩体;步兵炮掩体,和坦克炮掩体等开顶式掩体的部署……

  特别是在对待德国装甲掷弹兵,进行反坦克防御时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士兵们配备的反坦克武器铁拳30型反坦克火箭筒,和3公斤磁性地雷,以及烟雾弹,地雷,和燃烧弹或手榴弹等武器装备;有没有补充足够,和部署的情况,以及这些武器装备的后备存储量有多少的问题……

  (以上关于弹性防御等的资料来源于百度网上,不是原注,请留意。)

  铁拳30型反坦克火箭筒是陈炎龙利用兑换系统,使用300能量点给海因里希兑换了150支出来。

  虽然铁拳30型反坦克火箭筒在1943年8月就可以在德国正式投产,但是现在的1943年的5月份;还是没有开始进行生产的,只是在研发改进的阶段。

  在戈特哈德·海因里希在忙碌着部署他的弹性防御阵地之时,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和第15装甲掷弹兵师的师长也各自地在自己的部队里面,进行着战前的指挥行动。

  至于第16装甲师则在傍晚时分,就被海因里希调遣回西西里岛,进行整训。

  因为潘泰莱里亚岛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真的不合适太多部队在驻扎,和进行防御战。

  在各个阵地工事上,德军的大部分建筑工事的棚架都是使用粗树干搭建;而且这些树干还通常是水平放置,它们的两端还开槽固定。

  而树干水平放置搭建的木墙则需要用垂直桩固定,工事内部的墙壁则使用木头;柴捆,和编织的树枝,以及石头和沙包来制作,以防受到炮击后工事倒塌。

  “快!你们的动作给我快点,敌军的部队都已经来到我们飞机一带了,还磨磨蹭蹭的干嘛!你们都想战死沙场吗?”

  在一处在前沿阵地上,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的一名叫做戈雷的营长,正在对着自己那些布置着轻重机枪的士兵们大声地咆哮道。

  “你们给我听着!谁如果能够在这次的战斗表现出色,那么战后回到西西里后;他们不但可以升官发财,而且还会得到我们伟大的元首p; 因为潘泰莱里亚岛实在是太小了,所以真的不合适太多部队在驻扎,和进行防御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