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赏赐真小气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众所周知,宋朝是词的全盛时代。但词却并不是宋人发明的,早在南北朝时期,词就有了它的萌芽形式。

  到了隋唐时期,文化繁荣,文人涌现,词才有兴起的迹象。

  只是,大多数唐朝诗人,尤其身居高位的唐朝诗人,是看不上词的。说词多是吟咏爱情相思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因此词在唐朝还有个别名叫“诗余”。

  只有那些仕途坎坷的,能够深入民间的,注重诗歌韵味,而不注重政治形象的诗人,才肯填词。

  比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白居易的望江南和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等,也是千古名词,并不逊于宋人。

  也正如唐人所评价,对于爱情、相思,用词表达起来还真是意韵十足。

  而纳兰容若的至性真情,所赋之词的旖旎细致、哀婉悱恻,使人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

  李二陛下垂下眼睑,脸色变得哀伤徐惠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也现出凄惋之色。

  好半晌,李二陛下完全躺在了摇椅中,以袖掩面,喃喃自语道:“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唉画不成啊”

  徐惠听出李二陛下语有哽咽,心中同情哀痛,轻轻摆手,示意小弟适时告退。

  徐齐霖连忙起身,深揖一礼,轻声道:“陛下,娘娘,草民告退。”

  李二陛下没有应答,只是把手挥了一下,示意徐齐霖退下。

  走出后殿,徐齐霖还听见姐姐柔声的絮语,象是在慰籍,难道李二陛下哭了?

  回到家中,徐齐霖便是甩开膀子大干了。

  之前还不着急,搞什么蒸馏器、弄什么香露的,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跟李二陛下和老姐把时间都定下来了,要是言而无信,可就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实,徐齐霖要做的模型已经七七,只剩下一些细节,还有些附属物件。定下五六天的期限,足以完成。

  除了自己卖力,徐齐霖还交代孙阿四夫妇,加紧刻制小木人,一定要在四天内完成规定数量。

  徐齐霖正在工作间内干得欢实,外面有下人通报,宫中来人送来了充容娘娘的赏赐。

  赏赐?还是老姐的名义?

  徐齐霖稍一琢磨,便想明白了。这是李二陛下借着姐姐的名义,赏赐自己的,估计跟自己哭穷有关。

  当然,自己献上望远镜,或许还有摇椅,以及所作半阙悼亡词,也有些关系。

  赶到正厅,徐齐霖见到了等候的宫人。虽然是个太监,嗓子也尖,可没电影戏剧里那摇甩把、传旨意的派头和架势,倒是挺谦恭的样子。

  唐初因为李二陛下的强悍,皇宫里可没有什么骄狂的宦官。而且,因为李二陛下强悍到不会被任何女人所左右,后宫也是风平浪静,一团和气

  没有繁文琐节,不用毕恭毕敬,说上几句话,放下赏赐就走。徐齐霖对此感到很满意,这样利索多好,什么接旨宣旨的,忒麻烦。

&em霖稍一琢磨,便想明白了。这是李二陛下借着姐姐的名义,赏赐自己的,估计跟自己哭穷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