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担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四书五经读得再好,正面抵不住金军的滚滚铁骑,反面架不住未来蒙古人的闪闪大刀,又有什么用处?

  儒家的书读读,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还是可以的,在这个世道却派不上多大用场。要学就学实在的知识,比如算术就很不错吗?将来随着泗州军的逐步壮大,后勤保障、器械制造,都需要数学。

  这种人才要想在民间招募也难,就算来人,人家也未必跟你一条心。特别是钱粮这种核心事务,还得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才安心。人才,不妨从现在开始培养。

  王慎听秦斯昭禀告完毕,就问:“斯昭,你的手还痛不痛?”

  秦斯昭:“回爹爹的话,疼是疼,不过父亲和先生是为我好,儿子心里清楚,绝不辜负你的期许。”

  他一口一个爹爹,无论王慎如何纠正死活也不肯改口。

  王慎也是无奈,又想起秦斯昭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并且母亲又是在他面前活生生被金兵杀死的。小孩子现在已经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彻底地寄托到他和安娘身上,自己又如何忍心拒绝?

  只得由了他去。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你好好念书,过得两年就到我麾下效力吧。”

  秦斯昭一脸的激动:“是,父亲。”

  岳云嘿嘿一笑,道:“将军,这小子如许瘦,手无缚鸡之力,拿得动刀枪吗,别丢了咱们家的人才好。”

  秦斯昭听到岳云挖苦,却不生气,反彬彬有礼地说:“回舅老爷的话,侄儿平日里也有跟郭叔学习武艺的,等过得两年身子长成,也能上阵杀敌。侄儿母亲残死在女真鞑子刀下,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老郭的武艺,不成的。依我说,这杀人的功夫,还得去军中学,去战场上练。”岳云撇了撇嘴,显然是对老郭不以为然。

  既然说到武艺和战阵工夫,岳云来了兴头,就埋怨道:“将军,我看你这练兵之法就不对。”

  王慎问:“什么地方不对了?”

  岳云:“每天早上的晨跑还行,可以锻炼士卒的气力,下午的战术训练也成,很实用。就是上午的队列训练实在没意思,大家都在说,就这么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转太烦人,跟打仗也没有任何关系。还有,怎么走路,怎么叠被子,鞋子怎么放,饭怎么吃都有严格规定,这玩意和上阵杀敌有关系吗?士卒们一不小心就受罚,难免心生怨气,不好管啊!”

  不但是他,就连营中其他军官也有着同样的疑惑。

  “难不成要让士卒们拿着兵器成天打打闹闹才算练兵?队列和内务,训练的是士卒的执行力和对军官的畏惧。长期训练下来,士兵会养成一有令下就不假思索执行的的下意识反应。现在我说再多,你们也理解不了。其实也不用等到上战场,下一步我们要开始新的训练科目。”王慎笑了笑,反问:“应祥,你所什么不好管,其实这话却是说错了。他们一天到晚就没有个空闲的时候,哪里有工夫去暗生怨气?”

  岳云一呆,抓了抓头:“你还真别说,士卒们天一亮就开始不停地受训,到天黑,都累趴下了,倒在床上立即就打起了呼噜,哪里还有精神去想其他。你这个法子,其实也是不错的。”

  王慎:“那就对了,养兵如养狗,就得让他们动。否则,上千条精壮汉子呆在一起,成天无所事事,带兵的人就有麻烦了。下一阶段的训练比较复杂,军官们需要看得懂军令。我打算让6灿办个学堂,让队正以上的军官去他那里读书,也不要念出个什么名堂来,能认得五六百个字就行。”

  是的,这是他刚才兴起的念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自己手下的那群军官除了6灿、谷烈和岳云三人识字以外,其他都是目不识丁的大文盲。

  现在做低级军官还好,等到以后泗州军壮大了,他们连军令都看不懂,还如何指挥部队作战?

  “读书?”岳云吓了一跳,他从小就不喜欢上学,在学堂里一坐就浑身难受,闻此言顿时面色大变。

  须臾,他一拍脑袋:“对哦,我可是能够读书写字的,就不用上这个学了吧?”

  “你不用去。”

  “太好了。”岳云禁不住欢呼出声。

  看到弟弟和王慎有说有笑,安娘一脸的欣慰。在知道岳云做了王慎的军官之中,她心中本不愿意。

  今天总算见到弟弟,半月不见,弟弟似又壮实了些,又沉稳了些,已是磊落丈夫。

  心中不觉想:应祥也是个大人了,现在的模样还真有点爹爹的气概。我也不可能将他关在家里一辈子。男子汉大丈夫,总归有在外面那偌大天空翱翔才是啊!

  在家里吃过午饭,就到了应该回营的时候。

  王慎忍不住问安娘:“可寻到你和应祥的母亲了?”

  安娘回答说她是个女流之辈,不方便出门,这些日子都拜托老郭出去打听,却好管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