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赵构(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哦,杜充不可重用,张卿难道也要效刘光世上个《六不可受节制》的折子?他杜充不可用,是不是朕应该派张卿过江去?”赵构目光中却带着戒备和讽刺:“你的门生王慎已经在淮西打开局面,如今张卿的威信已立,现在过江正其时也,也能轻易收江淮诸路兵马军心,朕在这里为卿家贺。”

  这话中的锋芒极甚,张浚又是气恼,又是痛心,心道:官家这是在猜忌我了,他怎么能够这样,他怎么变成了这样?确实,我是有心过江带兵。杜充,奸佞也,刘光世庸碌之人。若金人一来,凭他们如何抵挡。守江必守淮,若淮西、淮北有失,建康府岂能独存?

  到时候,我大宋,还有官家和满朝公卿大夫又往何处去,难道又逃去杭州?

  到那杭州,女真有追来呢?

  顿时,突然有点灰心,竟说不出话来。

  他只得深伏于地,紧咬牙关。

  顺带着敲打了张浚,见火候已到,赵构伸出手去将他扶起来,表情转为温和,呵呵笑道:“方才朕不过是同卿家说笑,你乃朕之股肱,国之柱石,朕这边须臾也离卿不得,如何肯派去过江。江淮防务,还是让杜充主持吧!他虽然吃了败仗,但身上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

  是的,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杜充摆下了那么个大摊子,丢失开封,部队起了内讧,将宗泽自靖康国变之后好不容易创下的大好局面彻底搞烂,可谓是罪大恶极,世人皆曰可杀。但朕偏偏大大用他,九五之尊,自有圣断,岂能任由他人和舆论摆布?

  杜充这么大把柄捏在朕手头,定然不会有二心。否则,随时就能杀了。

  对于自己的御下手段,和这突然的灵机一动,赵九极为得意:这才是君王之道呀!

  “官家说得是。”张浚依旧一脸忿忿。

  赵构:“好了好了,此战幸赖各路兵马上下用命,这派人前去淮西军颁旨之事,卿家可有主意?张浚,拟旨吧!”

  张浚点点头,走到御案前,提起笔就开始写了起来。此战虽然是王慎一人所为,但淮西军诸将还有李成那边都要有所封赏。

  很快,他就在上面写下了刘光世、李成、郦琼、王德等人的名字,迁一级定功。正要落下王慎名字的时候,张浚心中却是一紧。

  在名义上,王慎可是自己的门生。以他现在的功劳,怎么也得给一个承信郎或者保义郎,另外还得给个实职。如此人才,不用来带兵为国出力甚为可惜。可以给个州团练使的寄禄官,独领一军。可是……

  可是,官家刚才已经将把话说得直白,分明就是忌我觊觎江淮军权,欲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我张浚心坏坦荡,不畏人言。但国事已经如此,若官家失去对我的信任,这国家又该如何?

  想到这里,张浚一咬牙,飞快拟完圣旨,递给赵构。

  赵构见上面没有王慎的名字,眼睛里不为人知的闪过一丝笑意,点了点头,画上花押,命内侍用印。

  ……

  张浚从赵构那里出来,由杨沂中送出台城。

  雨还在下,他忍不住轻抚路边柳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杨沂中却并不知道此事情,反道:“张相什么时候过江?”

  张浚淡淡一笑,喃喃道:“过江,过江,呵呵。”

  杨沂中激动起来,低声道:“张相若是去扬州或者江都主持江淮防务,还请带上末将。男儿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而还,成天呆在这金陵城里,我这身子都快霉了。末将还记得靖康国变时在相公麾下效力时的情景,那才够滋味呢!”

  “去扬州或者江都,谁说负责江淮防务就必须过江?”张浚心中突然有个念头一动。

  杨沂中面上带着鄙夷:“相公说得是杜充那厮啊,这奸佞小人从开封南家可有主意?张浚,拟旨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