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梦就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样在脑海中反复记忆、强化,再在清醒的时候依样练熟,孟九成自己也感觉到进步很快,就象拜了个随身师父一样。八一中文?网??W≠W=W≥.≠≈1≤Z≈W≤.≠CO

  有些并不是王忠峰所教的招式,也是如此练出来的。而且,他可是个实用主义者,不管招式有没有名堂,有用就行,能打就好。

  王忠峰自然不知道孟九成的这个秘密,只道他头脑聪明,悟性奇高,又坚持苦练,无师自通倒也说得过去。

  “假以时日,四弟必定能过大哥。新村那边的事情已经捋顺,蒋二弟一人便可处理,我便多留几日,与四弟好好切蹉。”王忠峰由衷地夸赞,又挥起木枪,指点了一番。

  孟九成用心记着,又虚心请教,直到六巧前来招呼用饭,方才算是暂告结束。

  其实,对于自己身上的这种奇怪,孟九成也反复思量过,也让他想起那位浑身恶臭的行为艺术家,说他身上有鬼,难道真的附了什么鬼不成?

  只是猜想归猜想,到底还是不能确实。孟九成,梦就成,做梦就啥都成了?嗯,估计跟名字靠不上边儿。

  孟九成纠结过几天,觉得这种能力对他是有益的,害处却未见着,便索性不管,只当是给穿越者的金手指,顺其自然了。

  ……………

  接下来的几天里,孟九成过得很规律,也很顺遂。

  他白天去工地监督指导,早晚勤练武艺,与王忠峰切蹉交手,长进经验。

  而申春、申兰的案子也审讯完毕,既有赃物,又严刑拷打,申家兄弟还要熬刑,其他人却有招的。突破口一打开,再怎么狡赖也无济于事了。定了斩刑,上报刑部,只等公文回复便能明正典刑。

  贾涉破了这桩大案,政绩自不必说,贼赃由失主认领回一部分,大半都收没入官,还有独树浦的粮仓、大宅院、几百亩田地,加在一起可谓是收获颇丰。一下子便大大缓解了县府的财政情况,使包括筑城等各项工作能够继续进行。

  民团因为行动迅、抓捕利索,也得到了贾涉的另眼相看。除了财物等奖励扶持,王忠峰和蒋东山还升任全县的民团教练,组建民团的工作也开始在其他乡镇推行实施。

  孟九成在县衙的官职虽然还是押司,但却不是小押司了,而是排名第二的大押司。衙中公人都知道他得到了知县相公的信任和看重,态度愈恭谨,奉承讨好也自不必说。

  唐惜惜启程返回临安,却留下了明铛和蓉儿。孟九成向郭臣和陈鸿渐要了三四个信得过的朝奉和伙计,带着各式商品随唐惜惜去临安开拓市场,并在临安与莘娘子合资开设店铺,算是这边派驻的经理。

  临行前,孟九成的宅院也修葺完毕,照旧又是一番热闹。既是正式乔迁之喜,也是为唐惜惜设宴饯行。

  接下来,孟九成就还剩下一件大事。完成承诺,送梅儿回楚州,让她开始新的生活。

  “要告假几天,去楚州办些私事?”贾涉听孟九成说完,脸色平淡,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点头应允,“本官便准你的假,还可以宽限些时日。你去楚州顺便把一些公文也呈给应太守,有些筑城方面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

  应太守,应纯之,在朝廷公开“遴选能臣”时被委以楚州太守的重任。到任后,应纯之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通过崇儒术、兴学校、筑墙固城、组建民团等措施,使楚州面貌大有改善。

  贾涉筑城、组民团等政策,虽然有其自己的见解和实际形势的需要,但上官的提倡督导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宝应筑城的进度快,流民安置得好,民团也组建起来,这些自然要向上峰汇报,并希望得到上官的大力支持。

  对于贾涉的汇报,应纯之是大加赞扬,但公文的字里行间却还有那么点怀疑。贾涉觉察到了这个端倪,倒也以为正常,起初可是连他也没想到,孟九成的统筹管理会有如此效率。

  所以,贾涉便行文邀请应纯之前来宝应视察指导,又想借着孟九成去楚州的机会,向应纯之进行一番解释说明,以释其疑。毕竟是孟九成负责筑城,诸般问题都能回答上来,换个人,一旦言辞不清,解释不明,可能倒适得其反。

  而且,筑城的一套措施已经落实,规章制度也差不多完善,连妇人施工队也干得不错,只要派得力的吏员萧规曹随,便不会出什么大方面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