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香露,猛人之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宋代,已经有了蒸馏酒,但宋人对酵酒情有独衷。八??一?W?WW.1ZW.CO只有北地,气温寒冷,高度酒才比较盛行。虽然因为器具的原因,度数没有后世那么高,但据史料记载,也有能被火点燃的烧酒。

  而孟九成并不是要造烧酒来卖,市场需求当然是主要原因,大家喝低度酒喝惯了,一下上来二锅头、老白干,那肯定不受欢迎。他要萃取精油,生产蒸馏水和高度酒,其实是打算生产制造香水。

  一琐窗儿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笼脱下旧衣裳,件件香难赛。匆匆去得忒煞,这镜儿、也不曾盖。千朝百日不曾来,没这些儿个采。

  词意浅显得象是顺口溜,说的是作者去探访某位名妓,结果扑了空,只能隔窗窥看一下闺房。

  透过阳光照亮的花窗,可以看到熏笼内暗香幽微,笼面上则摊满了伊人的衣服,虽然并不是新衣,但每一件都熏得香气喷鼻。一旁的梳妆桌上,圆月一样的明镜倚在镜架上,没有来得及蒙上镜帘,说明女主人是匆匆忙忙化好妆后就出了门,以致没归置妆台,扔下一片狼藉闺房。

  而在宋代,熏衣并非女性的专享,男性也一样喜欢衣香撩人。由于古人信奉“香气养性”,很早就开始用鲜花等芳香植物做成“香囊”、“熏香”、“香露”等物,焚香、熏香、佩香、沐浴等广为用之。

  所谓香露便是后世的香水,在宋朝,是地道的进口货。当时的进口香水以大食国的蔷薇露最为出名,“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可进口货蔷薇露太贵,当时的广州商人便想到了自制香水。因为没有蔷薇花,便用同样香气浓郁的茉莉花替代,制作出的香水“亦足袭人鼻观”。

  孟九成要制造的香水先瞄准的是中等宋人的需求,用到的香料比较普通,让一般大众能消费得起。

  要知道,同样是香料,价格差异极大。比如史料记载:“海贾鬻真龙涎(香)二钱,云三十万贯可售”,而普通的**则分为一十三等,价格在一贯至数十贯之间不等,在民间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之内。

  “官人原是要做香露。”王忠峰听了孟九成的解说,虽然不是很清楚是否能成功,或者是否能销售良好,但基于礼貌,还是称赞不已。

  孟九成对此比较有信心,可话也不好说得太满。正好六巧切了熟肉、肥鸡摆上桌子,孟九成便邀王家父子落座饮酒。王义勇是个乖巧的,只说在厨房帮着烧火添柴,却一时不上桌来。

  王忠峰斟满酒杯,起身向孟九成敬酒,说道:“医病、资助,官人的大恩永世不忘,今借花献佛,请酒一杯。”

  “举手之劳,王兄不必念念不忘。”孟九成举杯碰了一下,饮了这杯,又吃喝闲聊了片刻后,捺不住心中疑惑,开口问道:“那日听阿勇说了王家枪厉害,恕某孤陋寡闻,得罪则个——”

  王忠峰苦笑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想必官人耳中听闻的是岳家枪、杨家枪、高家枪,这也无须晦言。说来,皆是王家后人无能,辱没了家祖声名,某便是那王家不肖后辈,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王兄不必懊恼,敢问家祖是哪位英雄?”孟九成安慰了一句,继续问道。

  “家祖王讳字鲁奇……”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朝代莫过于汉,唐。汉末三国,唐末五代,都是极为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乱世五代十国,更是猛将辈出的时代!无奈没有一本《三国演义》那样的名著,故当时英豪,后人知之甚少。

  比如王家祖先王彥章,乃是中国正史有载的五代猛将,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王铁枪”。虽然在戏曲、评书中多有描述,但要说到真名和事迹,知道的人还真是极少。

  听了王忠峰的述说,孟九成搜寻记忆,不由得点头赞道:“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後遇欧阳。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说到王彥章,还是成语“人死留名”的出处呢。在《新五代史?王彦章传》中,便有描述:“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