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闲庒(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求收藏,求推荐啊,大家支持下五岳,给五岳点动力吧,拜求!)

  “哈哈,姨娘我是骗你的啦。八>一中≥文≥W≤W≤W<.≤1ZW.CO”

  常子邺对崔秀娘吐了吐舌头,笑道:“我可不愚笨,怎么会被羹汤烫了舌头。不过看来姨娘是真的疼我,我还是很感动的。”

  “好小子,你敢耍老娘!”崔秀娘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时面容一厉,作势便要去打常子邺。

  “饶命,姨娘饶命。”

  常子邺见状不妙就要跑,却被崔秀娘一把抓住后襟。

  “看你小子往哪儿跑!”

  荀冉心头苦笑,这种家事他还是不要管了好。不然到时这崔秀娘连自己一起怪罪起来,那他不是没罪找罪受吗?

  少年冲程明道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刻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与荀冉一起出了厅堂。

  初秋的天气有些清凉,庄子里也不免有些萧瑟,荀冉望着西北的方向,幽幽一叹。

  “明道,你说西突厥与大唐的这一战,结果究竟会如何?”

  如果按照历史的展,西突厥最终会被大唐灭国,但是其别部突骑施、葛逻禄等对于大唐的威胁一直存在。回鹘人更是在中后唐时期几次洗掠长安,妇人银钱布帛皆是被回鹘席卷一空,长安近乎成为了一座空城。虽然长安后来被汾阳王郭子仪收复,但却元气大伤,再也恢复不到开元天宝时的样子。

  如果对照比较的话,荀冉此刻所处的时期似乎与唐玄宗时期很相似,都是盛极一时,都是强敌环饲,都是莺歌燕舞......

  这种情况很危险。

  荀冉不认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逆天改命,但确实也要用前世的一些知识帮助大唐处理与诸敌的关系,不然岂不是白走了这么一遭。

  “其实,我现在也有些担心了。”

  程明道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起初我以为陛下亲征,三军用命可以一举拿下西突厥。两军交战,凭借的其实就是一股气。陛下亲征,对士气的鼓舞是显而易见的。开始的战斗似乎也正如我所料,三军一举拿下了碎叶城,进而向西突厥控制下的河中挺进。”

  程明道顿了顿,继续说道:“可是事情的展似乎不是那么顺利。在拿下碎叶城后,并没有什么更大的突破,甚至没有拿下西突厥一座城池!一旦陷入僵持局面,我怕大军的粮草供应出现问题。”

  荀冉心中一沉。

  程明道所说的也正是他最担心的。粮草问题一直是困扰行军的最大问题。长安距离安西远至万里,粮草运送时间太长,而且中途的损耗也很严重。最可怕的是,即便粮草能够按时运抵安西,从龟兹到河中这段路,运粮队也很有可能遭到小股突厥骑兵的劫掠。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运粮队多是由民壮组成,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

  在唐军控制下的安西,他们自然不会遭到什么危险,但在两军交接的边缘地带可就不好说了。

  最可怕的是,退至河中,西突厥人不会遇到任何粮草的问题。且不说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靠劫掠为生。便是后来汉化,开始统治河中,经营百年积攒下来的粮草也足够支撑他们与唐军展开拉锯战。

  西突厥是主场作战,几乎没有补给线,而唐军的补给线如果从长安算起竟是有万里之遥。

  这一来一回,足以看出胜负面了。

  唐军要想取胜便不能有丝毫的犹豫,破釜沉舟一鼓作气拿下西突厥主力,最好能够生擒西突厥可汗,这样便能彻底击溃突厥人的信心。

  荀冉不敢想象如果大唐战败会生什么。毕竟历史上,及至玄宗开元天宝之时,大唐在对突厥、后突厥的各大战争中几乎也没有过任何败绩。若不是安禄山趁机从背后捅了大唐一刀,说不定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还要持续百年。

  现在大唐面临的局面比历史上可要严峻的多。毕竟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归根到底应该算是节度使的反叛,应归为内乱。内乱这种东西,只要占据道义制高点呼吁勤王总能平复。而与西突厥的大战则是外战,一旦大唐在国力鼎盛时期败给西突厥,那种影响将是极为可怕的。臣服于大唐的各藩国很可能会重新考量自己的选择,在突厥和大唐之中做出选择。

  权威地位的丧失带来的是连锁反应,很有可能其他藩国会举起反旗,甚至与各镇守节度使勾结,进犯中原。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根据历史的走,几乎没有补给线,而唐军的补给线如果从长安算起竟是有万里之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