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局势(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两位将军,可否听小子一言?”

  陈善眉毛一挑,有些不悦道:“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能有什么好的建议?”

  荀冉淡淡一笑,冲陈善拱了拱手:“陈老将军,小子虽然年岁尚轻,但对于西域局势也稍有研究。八一w?ww1?w.com若是陈将军不弃,小子愿意为将军分析一二。”

  陈善不耐的摆了摆手:“那你说吧,但老夫提前告诉你,你小子若是胡言乱语,老夫可饶不了你!”

  他毕竟在安西军中任要职多年,对安西的感情极深。如今碎叶城破,陈善的心里不痛快,偏偏这个时候荀冉作为一个晚辈要出面指点一番。若是他评说的到位还好,若是有胡言乱语之嫌,陈善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

  “陈老将军认为突厥人攻占碎叶图的是什么?”荀冉不疾不徐的抛出一个问题,把陈善问的一愣。

  “突厥人狼子野心,一直觊觎我安西四镇,他们这次全力围攻碎叶,无疑是想把碎叶作为一个桥头堡,进而攻占其他三镇。”

  陈善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碎叶城在安西四镇的最西侧,直接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相接壤,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据了碎叶便相当于有了一个跳板,突厥人要想再进攻其他三镇,便有了补给和中转站。

  但他明显是从一个专业军人的角度分析的,专业军人最看重的往往是战术价值,却对战略价值时有忽略。

  荀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陈老将军所言不虚,但依小子所见,西突厥之所以敢倾尽全力围攻,实是与吐蕃人有了交易。”

  “吐蕃?你的意思是吐蕃人想和突厥人达成协议,瓜分河西、陇右、安西?”一旁默然不语的卢钰突然声,在他看来自从大非川一战后,吐蕃被陇右的唐军尽歼主力,再没有与大唐争霸的资本。更何况吐蕃如今内乱不断,新继任的赞普年幼,大相独揽权柄,引得许多权贵不满。吐蕃人窝里斗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什么工夫觊觎河西?

  荀冉摇了摇头:“非也。大唐虽然幅员辽阔,能够产战马的地方却是屈指可数。前突厥被灭族后,族人大部分内迁,漠北一时成了主要战马产地。剩下的便是河西,其水草丰美,十分适合饲养战马。”

  荀冉故意停顿了片刻,让陈善和卢钰稍作思考。

  “吐蕃夺取河西,便等于拿下了一块重要的养马场。至于突厥人,更看重的则是河中诸胡族信奉的神义。”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陇右、安西、北庭,是联系河中、中原的纽带,这条道路一直控制在大唐手中。对此,突厥人一直垂涎欲滴。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纽带,能够掌握它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大唐一直控制着丝绸之路,故而安西都护府辖制内的诸胡一直处于中原文化圈的氛围之中。除去几个少数信奉拜火教的胡国,大部分都是佛国,其中以于阗、龟兹为代表。

  大唐在安西一直奉行羁縻统治的策略,这些佛国才是真正支撑安西的主力。

  突厥是游牧民族,信奉的是长生天,追求绝对的力量,服从真正的强者。这样的民族对于佛国是极度排斥的,他们绝不会允许自己眼皮子低下出现这么多佛国。

  “你的意思是,他们要控制安西各胡国信奉的神义?”

  卢钰试探着问了一句,眸子中闪过一丝期待。一直以来,包括他在内对于所谓的神义都是持嗤之以鼻的态度。大唐以武立国,自然不会将神义捧得太高。便是传遍大唐的佛教,也不可能获得政治话语权。

  至于突厥人和安西都护府辖制内的诸胡国,神义确实在他们执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荀冉点了点头:“所以说,突厥人在乎的根本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他们要做的是把整个安西都护府变成信奉他们神义的附属国。”

  少年一针见血的点透了突厥人的真实目的,陈善却是冷笑道:“哈哈,别管突厥人是怎么想的,安西都护府都不会允准!咱安西儿郎个顶个是汉子,就是一抔黄土也不会让突厥人拿了去。陛下这番定然会调陇右兵入安西增援,我倒要看看突厥人能占据碎叶城几日!”

  荀冉淡淡道:“小子有一策,可不费一兵一卒使西突厥土崩瓦解。”

  ......

  ......

  大明宫紫宸殿前的高台上,太子李贞长跪不起,他身后跪着的是一百余名文武朝臣。

  二月的长安,天气还很严寒。试探着问了一句,眸子中闪过一丝期待。一直以来,包括他在内对于所谓的神义都是持嗤之以鼻的态度。大唐以武立国,自然不会将神义捧得太高。便是传遍大唐的佛教,也不可能获得政治话语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