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靖康之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八一中文W八WW八.文1八Z网W八.CO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靖康二年二月上旬的赵构,忙忙碌碌。他准备火器,俘虏金骑,结识辛文丛,轻取黄村,解救一众文官。虽说事态总和他设想的不一样,但也总体上,很是顺利。而此时的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却处于最危急耻辱的境地。

  二月初六,金人将已经关了近两个月的宋钦宗押入金军元帅帐内。强令他下马、跪听,金太宗(金朝的第二个皇帝,金太祖阿骨打的弟弟)废黜宋钦宗、宋徽宗为庶人的诏书。金国使臣宣读完诏书,便要扒掉宋钦宗的帝服,随行官员李若水见状大为愤怒,抱住宋钦宗大哭,不让脱衣。金人将李若水拖出帐外,打得头破血流,昏迷在地。后来,李若水痛骂金人不止,被金兵断舌刎颈而死。金人私下感慨,“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人,南朝唯有李侍郎一人而已。”

  然而,这唯一死义的一人,却并非真正值得嘉奖的国之栋梁。李若水虽然忠心,但在办事上,仍是愚蠢脑残之人。宋钦宗亲自到金营求和,便是李若水的主张。他拍着胸脯在宋钦宗面前给自己的敌人打保票,说他们“诚朴可信”。凭借如簧之舌,真的将本来胆小怕事的钦宗忽悠入虎口。当然,虎狼怎会“诚朴可信”?宋钦宗进了金营,一去不回。最后被金人废黜。既然事已如此,李若水的一死报君王,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李若水忠贞且脑残,但宋钦宗一朝,这样的大臣,还不只李若水一个。前面提到过的,用神棍贴符、念咒,寄希望与法术打退金兵的尚书右丞、知枢密院孙傅(相当于**********常委兼军委副主席),也是一个。金人在将二帝控制住后,已经打算另立异姓为帝。孙傅此时是东京留守、太子太傅(这样导致京城陷落的脑残,不仅没被治罪,还能继续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宋钦宗实在是奇葩),他打算仿照赵氏孤儿,将太子藏于民间。如事成,他可为宋室保留一脉骨血;如事情败露,他便以死谢罪。谁知,过了五天,没有一人敢承担藏匿太子之事!而范琼等人,已经拥兵入皇宫,胁迫皇后、太子出城。

  太子被装入车中,大声哭喊,“百姓救我!”百官军民跟在车子后面号呼,但范琼横刀逼视,无人敢上前阻拦。孙傅见状无奈,道,“我是大宋的大臣,太子的师傅,理应与他共生死。”然后,将留守之事交于王时雍,随后出城,第二年,死于金国。

  北宋王朝,或许到了此时真是气数已尽,这样两位愚蠢的脑残,便已经是靖康之耻时,表现最好的大臣了。其他的文武众臣,沉默不语已经算是忠心,台面上的活跃者,个个为金人尽心卖力。

  宋徽宗的内侍邓述,为金人开具诸王、皇孙、王妃、公主等宗室名单,金人将名单交与开封知府徐秉哲。徐秉哲按名单逐一捉拿,为避免有人逃脱,令邻里居民五户为保,互相监督,最后抓到三千多宗室,用绳索绑成一串,送去金营。宋太宗的子孙除了正在东平府的赵构,被金人一网打尽,从此沦为鱼肉。

  之后,北宋皇族被金人裹挟至北地,男子沦为奴隶,金人用宋朝贵族与西夏人交换马匹,三四个宋朝男子才能换一匹马;女子更为悲惨,只为一人之妾室竟是最好的结局。

  --------------

  远在山东的赵构,自小便知靖康之耻,但如今亲身经历,他还是不忍。从二月初十知道宋徽宗出城开始,他每次见人,不免哭啼一番。原来哭泣,他是陪人哭,如今,是别人陪他哭。与东平府知府陈越相见,哭;与东平府防御使李平相见,哭;与东平府各文官武将相见,哭;接见战败,率二千溃军跑来投奔他的常景,哭;最后,统一会见东平府豪门望族代表,哭。

  哭得多了,赵构突然明白为何刘备那么爱哭了,没事儿哭哭鼻子,确实好处大大的。比如接见常景吧,那常景被金人打得屁滚尿流,但在百姓面前,还是强横。现在赵构背负靖康之耻,常景也得尽心尽力的陪哭,但见到赵构哭个没完,慌了。常景普通武夫,无法准确揣测赵构的意图,干脆拉过辛文丛,问,“先生,大帅为何如此难过?”

  辛文丛叹一口,悲伤道,“大帅之父母兄弟,全陷落在金营。大帅一心想率精兵强将解救父母,尽忠尽孝。如今将军率二千兵马来投,大帅想按例择优并入义勇军,但又担心将军误会。如此进退维谷,怎能不哭?”

  常景听到这儿,啊,唔,呀了半天,狠狠心,拱手道,“交换马匹,三四个宋朝男子才能换一匹马;女子更为悲惨,只为一人之妾室竟是最好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