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明军来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与此同时,在北京睿亲王府。



    曹尔玉将一小碗中药端到多尔衮跟前,柔声劝道:“主子,该喝药了。”



    “不喝了,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朕这个病药石难愈。”多尔衮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又说道,“把范文程和宁完我叫进来。”



    “嗻。”曹尔玉无奈,只能够把药碗端走。



    然后又把暖阁外候命的范文程和宁完我叫了进来。



    多尔衮将傅以渐从西安发来的急递递给了范文程,又说道:“傅以渐发来急递,伪顺拒绝与大清结盟,不过桑噶尔却给卫拉特、喀尔喀发出了金箭令,要求他们为了守护喇嘛教与大清联兵抗明,你们俩对此是怎么看的?”



    范文程看完之后又将急递递给了宁完我。



    “主子,伪顺没安好心。”范文程一眼就看出了李岩的图谋,“这是驱虎吞狼策,伪顺不仅想要假借南明之手灭掉大清,更想假借南明之手灭掉蒙古诸部,如此一来伪顺不仅可以在中原坐收渔翁之利,更可以在漠北轻松征服蒙古诸部。”



    这时候,宁完我也看完了傅以渐的急递,叹息道:“遗憾的是,我们明知道这是伪顺的驱虎吞狼策,仍然只能照着做。”



    “是的。”范文程无奈的说,“此乃阳谋。”



    “宪斗,公甫,你们的想法与朕可谓是不谋而合。”



    多尔衮喟然道:“无论如何,南明首先想吞掉的就是我们大清,所以即便明知道这是伪顺的驱虎吞狼策也只能听之任之。”



    顿了顿,又道:“立即给察哈尔将军发急递,对苏尼特部叛清的事情不再追究,只要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车臣汗以及扎萨克图汗愿意响应桑噶尔的号召,愿意为了守护喇嘛教而与南明开战,大清甚至可以正式承认他们的汗位。”



    “主子,这代价会不会太大?”范文程脸色微变。



    要知道,自从黄台吉被蒙古诸部推举为博格达彻辰汗,后金皇族就正式取代黄金家族以蒙古共主身份自居,所以在后金皇族的眼里,喀尔喀蒙古的车臣汗、土谢图汗以及扎萨克图汗无疑是乱臣贼子。



    “无妨。”多尔衮却已经想得足够的透彻。



    “此战大清若败,承认或者不承认硕磊他们的汗位又有何区别?”



    “此战大清若胜,则就算承认了硕磊他们的汗位,有朝一日也仍然可以逼迫他们自去汗位,向大清称臣纳贡。”



    “现在的头号敌人乃是南明。”



    “为了打败南明,任何代价都可以付出。”



    听到这,范文程和宁完我心悦诚服的道:“主子圣明。”



    多尔衮摆了摆手,又接着说:“再让傅以渐昼夜兼程奔赴西域,告诉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只要他肯出兵助清伐明,朕可以敕封他为卫拉特部国师汗。”



    为了赢得这场灭国大战,多尔衮真是不惜血本,承认这个大汗,承认那个大汗,相当于从法理上承认这些蒙古部落从中央政府中分裂出去。



    ……





    “现在的头号敌人乃是南明。”



    “为了打败南明,任何代价都可以付出。”



    听到这,范文程和宁完我心悦诚服的道:“主子圣明。”



    多尔衮摆了摆手,又接着说:“再让傅以渐昼夜兼程奔赴西域,告诉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只要他肯出兵助清伐明,朕可以敕封他为卫拉特部国师汗。”



    为了赢得这场灭国大战,多尔衮真是不惜血本,承认这个大汗,承认那个大汗,相当于从法理上承认这些蒙古部落从中央政府中分裂出去。



    ……



    事实证明,行动之前先做几次兵棋推演还是很有好处的。



    经过推演,新军的统兵士子们惊喜的发现每座简易营垒的驻军根本不用一个营,只要留下一个步兵总外加一个步兵哨就足够坚持一天时间。



    然后每隔一百里设一座大营,驻守一个步兵旅。



    一旦百里之内的任意一座简易营垒遭到了攻击,立刻出兵支援。



    按这原则,从登州到大沽口九百多里的海岸线,需要设立简易营垒共计六十座,大型的营垒共计七座,需驻扎11个步兵旅加11个炮兵营。



    也就是说,首批出征的三个镇台一大半得用于保护粮道。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没等走到大沽口,第二批新军也就该到了。



    不出意外的话,第二批到的新军应该也是三个加强了2.5寸山炮旅的加强镇台,再后面的五个镇台恐怕就没那么快编成。



    所以初期用于野战的兵力约四个镇台。



    兵力略显不足,但是符合崇祯的设想。



    因为崇祯的设想就是把建奴引出来在野战中歼灭。



    这样的话,一开始就投入重兵无疑会把建奴惊着,一旦建奴受惊之后龟缩不出,明军就只剩强攻一条道走,这是崇祯不愿看到的。



    推演刚一结束,参谋科就开始拟定计划分派部队。



    不得不说,有了参谋部之后,军事主官的工作量就极大的减轻。



    像徐应伟、阎应元已经不用再为辎重的统筹调配、部队的调度这些锁事而操心,他们只需要审时度势,从全局计算得失。



    锁碎的工作就都由参谋去做。



    这也是明军制度层面的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