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新军初战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按照原定的行军路线,崇祯将会率领新军经由宿松县进入到黄州府的黄梅县,然后直趋黄冈与郑鸿逵的水师会合。



    水师那里还有一批新军的装备。



    然而大军刚到枫香驿,便有快马来报。



    大别山中的山匪大举下山包围了英县。



    崇祯闻讯险些笑出声,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不知道上哪找你们呢,你们却自己送上门。



    大别山一带山高林密,自古山匪横行。



    尤其是张献忠、李自成两股流贼过境之后,有不少积年老贼留在了大别山区,跟山中的各路山匪同流合污,从此就变得更加难以遏止。



    再加上甲申国难之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减弱,像大别山这样的山区更是几乎成了山匪土贼的乐园,地方官除了控制县城之外,广大乡村几乎完全放弃,只能任由各路山匪以及土贼肆意劫掠。



    两年前崇祯率领士子营进入山别山,一是为了锻炼士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二就是为了想要假借剿匪来练兵,可惜的是这些山匪很狡猾,早早的就得到风声转移他处,士子营连闯了十几处山寨都没有逮住一伙山匪或土贼。



    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拿左良玉军练胆。



    然而阴差阳错,这次却居然让新军撞上了。



    当下崇祯便带着新军改道前往英山,同时命令骑兵营和夷丁在两翼跟进。



    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个机会,自然要争取将大别山中的山匪土贼一网打尽,所以必须得派出骑兵从两翼包抄,形成包围。



    到第二天中午,崇祯就率领新军赶到了英山县城东郊。



    只见山匪早就得到消息并摆好阵势,除了留下小部分山匪继续震慑县城,大部分山匪却背着县城列阵,摆出了一个巨大的横阵。



    这个却是有些出乎崇祯的预料之外。



    崇祯原本还以为山匪在得知官军到来之后会提前开熘。



    这样的话,还得依靠骑兵包抄两翼,将山匪堵截回来,再交给新军练手。



    却万万没有想到,山匪居然没有逃跑,而是一反常态的摆开了阵势迎敌,这对于新军来说简直就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佳练兵机会。



    其实,对面的山匪是把新军当成了庐州府的卫所军了。



    凤阳总督马士英曾经调集凤阳府、庐州府以及安庆府的卫所军进山剿匪,结果却反而被山匪打得大败,所以山匪根本不怕卫所军。



    新军因为披挂着大红色的布面甲,而且因为长途行军已经变得脏兮兮的,看上去跟卫所军的大红色鸳鸯战袄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新军只有不到三千人,山匪就更加有恃无恐。



    崇祯见此笑道:“有点意思,前面怕是得有上万人?”



    “少说七八千。”阎应元道,“披甲的老匪都有上千人。”



    “这么多山匪。”高起潜怕,“整个大别山的山匪都在这里了吧?”



    “估计差不离。”王承恩道,“去岁冬天还有正月里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这些山匪估计是实在找不着吃的,所以才联起手来想要打下一座县城续命。”



    “这样才更好。”崇祯笑道,“一家伙全部歼灭色的布面甲,而且因为长途行军已经变得脏兮兮的,看上去跟卫所军的大红色鸳鸯战袄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新军只有不到三千人,山匪就更加有恃无恐。



    崇祯见此笑道:“有点意思,前面怕是得有上万人?”



    “少说七八千。”阎应元道,“披甲的老匪都有上千人。”



    “这么多山匪。”高起潜怕,“整个大别山的山匪都在这里了吧?”



    “估计差不离。”王承恩道,“去岁冬天还有正月里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这些山匪估计是实在找不着吃的,所以才联起手来想要打下一座县城续命。”



    “这样才更好。”崇祯笑道,“一家伙全部歼灭,大别山区也就该消停了,山中的百姓也就可以过安生日子。”



    又对徐应伟和阎应元两人道:“线列阵,三段击。”



    “是!”徐应元和阎应元当即跑步来到新军阵前,刷刷挥舞了两下腰刀。



    如果是数万的大军列阵作战,就得通过令旗指挥,否则距离远了看不清,但是不到三千人的战阵,用腰刀指挥也是一样。



    接到命令的八个士子迅速整顿好本总的步兵队形,徐应元和阎应元也快速整顿好了姥东总及江阴总的队形。



    十个总,全部摆成了前后三排的线列阵。



    徐应伟两人继续挥刀,十个总开始移动,一个接着一个,最终形成了前后三排、每排九百人的标准线列阵。



    这个毫无难度,新军已经练了将近半年。



    徐应伟两人再一次挥动腰刀,同时大吼:“全体上刺刀!”



    2700名新军便纷纷从腰间取下套筒刺刀,用力卡住枪管。



    套筒刺刀是照着崇祯设计的样式,由张大犬剪刀铺打造的。



    因为套筒刺刀的尺寸做了标准化,所以造价提升到了五钱。



    这个价格着实不便宜,一把筒套刺刀的钱都可以买五把腰刀。



    等新军将士上好刺刀,徐应伟和阎应元再一次挥刀大吼:“装燧石,装填子弹!”



    新兵们纷纷从腰间革囊取出燧石装到板机上并转动螺母锁紧,又从子弹袋里抠出一发纸壳弹开始装填子弹。



    很快,全体装填完毕。



    相比起火绳枪,燧发枪尤其是装备了纸壳弹的燧发枪,装填堪称简单。



    新军在此前半个月的行军途中,时不时的就会停下来,训练装填子弹,所以整个过程已经极为熟练,闭着眼睛都能够完成。



    “前进!”伴随着徐应伟和阎应元的怒吼,战鼓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