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党争再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这家伙!



    崇祯放下纱帘,开始物色下一个人选。



    然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着一个合适的,不说朝中官员,就是六千多个勤王士子中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没一定工科素养干不来这活。



    方以智、宋应星倒是合适,但是他们两个得造蒸汽机。



    相比起神火炮,对于当下的大明来说,显然还是蒸汽机更加重要些。



    当下崇祯又在“原版记忆”搜索人选,仔细回想半天,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军器图说的作者,原南京兵部右侍郎毕懋康。



    这一回忆,崇祯又想起来毕懋康的军器图说里就有自生火铳。



    这个自生火铳其实就是燧发枪,不过只有一幅很简单的全图,图中甚至连发火机构都看不清,文字说明也只有寥寥百余字。



    也就难怪崇祯之前没有想到他。



    当下崇祯对车窗外的高起潜说:“高伴伴,立刻派人前往歙县,将原南京兵部右侍郎毕懋康给召回来。”



    ……



    与此同时,在乌衣巷尾的李宅。



    李香君一脸慵懒,正对镜梳妆。



    李贞丽端着一盆水果悄然进来,欲言又止。



    “妈妈。”李香君在镜子里边看见了,说道,“你有话跟我说?”



    “丫头,你跟当今圣上到底怎么回事?”李贞丽小声的问道,“他也不说让你进宫,给你一个名分?”



    “妈妈,是我不想进宫。”李香君说道。



    “什么?”李贞丽急道,“你这丫头是不是傻?为何不要名分?”



    顿了顿,李贞丽又说道:“我们女人的青春就只有短短十几年,别以为你现在水嫩,圣上他稀罕你,可等到你过了三十,人老珠黄,圣上连看都不会多看你一眼,这时候你如果有个膑妃身份,还能衣食无忧……”



    “妈妈,女儿志不在此。”李香君打断道。



    “啥?”李贞丽愣了下,愕然道,“那你现在的志向又是什么?”



    “女儿要做第二个妇好。”李香君美目里掠起一抹异样的神采,又道,“为我大明朝开疆拓土,以武将身份名垂青史。”



    “这……”李贞丽忽然发现看不懂李香君。



    你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当什么武将,垂什么青史?



    趁着现在圣上还稀罕你,赶紧进宫讨个名份不好?



    想了想,李贞丽还是决定再劝一下李香君:“丫头,就算你不替自己打算,总得替将来的孩子打算,你要是不进宫,你的孩子就不可能有名分。”



    李香君的蛾眉一下蹙紧,要是有了孩子还真挺棘手。



    但很快李香君又释然了,以后的事情就等以后再说。



    万一真怀了圣上的龙种,再进宫也是不迟。



    



    ……



    之前崇祯忙着点科技树的时候,内阁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吵。



    这几个月,崇祯真履行了承诺,对内阁的事务就没有一丁点干预,大事小情都是由内阁三位阁辅议决,无须经司礼监批红。



    其中就包括对武定土司吾必奎叛乱的处置。



    九月中旬,云南武定土司吾必奎举众叛乱,在短短不到半个月内便连续攻占了大姚、姚安及定远诸城,裹胁部众超过五万!



    好在沐天波反应快,很快就纠集各路土司一举平定吾必奎的叛乱。



    镇压了吾必奎之后,如何处置武定土司就成了一个难题,按照黔国公沐天波的奏疏,就是将武定土司改土归流。



    但是云南布政使司的唐藩台也上了道密奏,说沐天波亲近小人而疏远君子,已经把云南搞得天怒人怨,如果这时候再让武定土司归流,无疑会让其他的土司唇亡齿寒,如果再有野心家从中扇动,云南就要发生大乱。



    这个唐藩台的判断无疑是很准的。


    其中就包括对武定土司吾必奎叛乱的处置。



    九月中旬,云南武定土司吾必奎举众叛乱,在短短不到半个月内便连续攻占了大姚、姚安及定远诸城,裹胁部众超过五万!



    好在沐天波反应快,很快就纠集各路土司一举平定吾必奎的叛乱。



    镇压了吾必奎之后,如何处置武定土司就成了一个难题,按照黔国公沐天波的奏疏,就是将武定土司改土归流。



    但是云南布政使司的唐藩台也上了道密奏,说沐天波亲近小人而疏远君子,已经把云南搞得天怒人怨,如果这时候再让武定土司归流,无疑会让其他的土司唇亡齿寒,如果再有野心家从中扇动,云南就要发生大乱。



    这个唐藩台的判断无疑是很准的。



    因为后来发生的沙定洲之乱证实了他的判断。



    遗憾的是,史可法、解学龙他们却不以为然,而是准了沐天波的奏请,将武定土司改为由流官来治理。



    这桩大事,内阁并没有发生争吵。



    导致内阁发生争吵的是另一件事。



    就在昨天,李自成派出的使臣终于到了南京,提出用牛羊马交易粮食。



    所以今天上直之后,史可法就把解学龙、路振飞召到他的直房来商议,看是否要同意顺朝的贸易请求?



    结果说着说着三个人就争吵起来。



    史可法不赞成贸易,但是解学龙和路振飞都赞成。



    解学龙激动地说道:“首揆,我大明现在已经丧失了产马地,处境与当初的南宋何其相似?南宋之败就是败于没有骑兵,大明可不能重蹈覆辙。”



    路振飞皱了皱眉说:“南宋未必就是败于没有骑兵,但是我大明若想要组建骑兵,就必须得从蒙古来获得马匹,眼下蒙古与我大明为建奴阻隔,所以就只能通过伪顺,现在伪顺主动提出拿牛羊马匹与我交换粮食,有何不好?”



    史可法却坚持说道:“我大明现在并不急于发动北伐,所以骑兵并没有那么要紧,但是伪顺却已经发生了饥荒,此时我们若是同意伪顺的请求与之贸易,此举岂非就是资敌?何不趁此机会削弱伪顺国力?”



    史可法的考量其实也没有错。



    借机削弱伪顺国力,长远看对大明有利。



    “首揆!”解学龙急道,“眼下我大明与伪顺乃是盟邦。”



    “非也。”史可法说道,“我大明与伪顺并无同盟之约,只是圣上与伪顺皇帝有过君子协定而已,但这并非正式盟约。”



    解学龙一拍手说道:“既便两家不是同盟,可要是伪顺因为饥荒而导致国力大损,进而为建奴所灭,对我大明来说恐怕并非什么好事。”



    “这真是杞人忧天。”史可法哂然一笑说道,“有我大明之掣肘,建奴断然不敢轻易向伪顺发动灭国之战,所以伪顺即便是国力遭受重创,也足以自保无虞,既如此,我们大明又何必拿出宝贵的粮食与之交换并不急需的牛羊马匹?”



    “牛羊马匹如何不急需?”解学龙此时已经很不高兴。



    任谁被别人说杞人忧天都不会高兴,何况他还是次辅。



    解学龙又道:“我大明若要组建骑兵,非得有大量的战马不可。”



    “可是现在我大明并没有急着要组建骑兵。”说此一顿,史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