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召她侍寝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先不说徐州这边,回过头再来说黄宗羲。



    杨破奴和随行的另外三个边军全力摇橹,再加上是顺流而下,因而速度极快,当天傍晚小船就到了邳州码头。



    巧了,阎应元、卢象同和华夏等十几个勤王士子也都在邳州。



    阎应元他们聚集到邳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想要向路振飞讨一个应对之策,究竟是否要交出乡勇指挥权?



    因为朝廷公文已经下来。



    要求勤王士子交出乡勇的指挥权。



    好在这些乡勇是由勤王士子一手编练的,除了他们勤王士子,淮安府的地方官员诸如支廷谏等人,根本就指挥不动。



    所以,阎应元他们不交兵权的话,这些地方官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交还是不交出兵权,十几个勤王士子中间也有不同意见,阎应元一派认为不能交,但是卢象同一派认为应该以大局为重。



    路振飞也是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以前没遇到过这种事,没成例可循。



    听闻士子黄宗羲到了邳州,路振飞顿时大喜过望。



    心想没准圣上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所以着黄宗羲送旨意过来。



    但是见着黄宗羲之后,路振飞却失望了,因为黄宗羲并不是来送旨意的,而且圣上也不知道内阁要剥夺勤王士子兵权这件事。



    路振飞叹道:“看来还得派信差去徐州。”



    黄宗羲便道:“路部堂,送信的差遣就交给杨把总。”



    杨破奴也道:“小人自幼生长在长江边,颇通水性,可以从上游凫水进去,建奴虽然在岸边设置了大量的夜不收以及伏路军,也是拦不住小人。”



    “好,那就有劳杨把总。”路振飞当即用蜡丸封好密信交给杨破奴。



    杨破奴与黄宗羲道别后,又从北岸绕道去黄河上游,准备再次凫水。



    此外,路振飞又派了一队边军先护送黄宗羲顺水而下到宿迁,阎应元因为急着要返回山阳城,就正好同行。



    这一路能和阎应元同行,黄宗羲还是非常开心的。



    士子营有六千多名士子,有进士、也有举人秀才。



    有明一代,进士、举人及秀才间的地位差距极大,这种差距难免带进士子营。



    黄宗羲身为举人,表面上或许不会摆出来,但是内心里难免会看轻秀才,而阎应元恰恰就是屡试不中的秀才,然后改考武举才出的仕。



    再加阎应元不善言辞,因此在士子营里并不出挑。



    在此之前,黄宗羲甚至不知道士子营有阎应元这一号人。



    但是山阳城一战让阎应元名声大噪,黄宗羲对阎应元也是极为钦佩,所以这次在邳州相见之后免不了要结交一番。



    “皕亨兄。”黄宗羲对着阎应元长揖。



    “不敢当前辈如此大礼。”阎应元慌忙对揖, />


    黄宗羲身为举人,表面上或许不会摆出来,但是内心里难免会看轻秀才,而阎应元恰恰就是屡试不中的秀才,然后改考武举才出的仕。



    再加阎应元不善言辞,因此在士子营里并不出挑。



    在此之前,黄宗羲甚至不知道士子营有阎应元这一号人。



    但是山阳城一战让阎应元名声大噪,黄宗羲对阎应元也是极为钦佩,所以这次在邳州相见之后免不了要结交一番。



    “皕亨兄。”黄宗羲对着阎应元长揖。



    “不敢当前辈如此大礼。”阎应元慌忙对揖,且伏得更低。



    秀才遇到举人是要称前辈的,自称则是晚生,称兄道弟是不可以的。



    但是黄宗羲根本不在意这些繁文褥节,他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这种话都敢公然说出来,又怎么可能在意这些俗礼。



    “士子营哪有什么前辈。”黄宗羲赶紧扶起阎应元,又道,“若是非得有前辈,那也应该以达者为前辈,皕亨兄你才是众士子前辈。”



    “前辈此话真折煞晚生。”阎应元忙道。



    黄宗羲道:“区区举人功名实不值一提,我能中式不过是侥幸而已,皕亨兄屡试不中也不代表你的能力就不如举人,此次山阳大战,皕亨兄你的表现就远胜大多数举人,甚至就连那些进士也不如皕亨兄远甚。”



    “所以说,功名只代表学问。”



    “学问并不能判定士子能力高下。”



    “有些士子学问高深,谈古论今头头是道,言及世事却一问三不知,行军布阵更是笑料百出,有些士子虽不懂寻章摘句,却谙熟世事,比如皕亨兄你,于战阵之事天生敏锐,值此大争之世岂非远胜那些士子百倍?”



    这一番话,却是直击阎应元灵魂。



    阎应元也觉得朝廷取士之道有大缺陷。



    黄宗羲又道:“所以这取士之道就有问题。”



    “前辈所言极是。”阎应元深以为然的道,“晚生也以为朝廷取士之道有失偏颇,不应该只考察圣人文章,而应该综合考察各方面才能。”



    黄宗羲笑道:“皕亨兄,且勿再称呼我前辈,否则我真就要羞愧到跳入黄河了,你我就平辈论交,如何?”



    见黄宗羲不似作伪,阎应元也欣然应允。



    一番交谈,两人都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临别之际,黄宗羲犹豫再三却还是问道:“不知皕亨兄如何看圣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