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能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r />
    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堵胤锡自己也被吓一跳,因为实在是太夸张了。



    这可是一个月的开支,那一年得开支多少军饷?啥都不干就要960万两!



    崇祯听了也暗自心惊,同时更加坚定了削减募兵的决心,40万募兵是绝对养不起的,现阶段甚至连20万都养不起。



    “堵卿,那么朕再问你。”崇祯肃然道,“这么多饷银从何而来?”



    堵胤锡嘴巴嗫嚅了一下,想说开源节流,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因为这么大的缺口绝不是简单的开源节流就能解决。



    大明朝的正税、丁税、徭役再加上三饷,一年也就是2000万两,现在黄河以北的半数国土已经尽数沦丧,虽然江南膏腴之地仍在,但是赋税肯定会有缩减,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各级官员中饱私囊,今年的赋税能收上一半就不错了。



    也就是说,一年的赋税全部拿来维持黄淮防线都未必够。



    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开源节流?怎么开源节流都扛不住。



    看到堵胤锡被自己问住了,崇祯才幽幽说道:“堵卿,朕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年浙江的新安江发大水。”



    “如果上游的建德、淳安两县毁坝泄洪,那么淹没的就是建德、淳安两县。”



    “可如果建德、淳安两县不肯毁坝泄洪,那么淹没的就是最富饶的杭州府,从国家层面来说损失要大十倍!”



    “如果你是浙江巡抚,你会怎么选?”



    堵胤锡面露苦涩之色,说道:“臣会选择淹掉建德、淳安两县。”



    “所以,你明白了吗?”崇祯叹道,“朕身为天子,乃是天下黎庶之君父,天下黎庶皆是朕之子民,常言道手心手背都是肉,朕其实也很为难。”



    堵胤锡默然半晌后问:“难道就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



    崇祯心说更好的办法当然是有的,但是短时间之内不可能见效。



    而且这话也用不着跟堵胤锡说,说了他也听不懂,大概率还会招致反对。



    堵胤锡再清廉也终究是个文官,士农工商的排序还有重农抑商的思想早就已经融入他们的骨髓之中,这一点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只要跟堵胤锡强调北方缙绅的事情就可以了。



    “堵卿,只要你有更好的对策,朕立刻改弦更张。”崇祯肃然说道。



    “如此,臣明白了。”堵胤锡作揖道,“臣一定会把圣上交代的差事办妥当。”



    听到这,崇祯便长出了一口气,有了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