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规模进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个牛录不够,你带一个甲喇的勇士去。”



    “汉军旗八个牛录还有高第的降军的全部。”



    “以我们的兵力,从外围上百个铳台同时发起进攻办不到,但是从十几个铳台同时发起进攻却还是能做到的!这一次一定要打垮明军!”



    “嗻!”鳌拜轰然应喏。



    ……



    崇祯已经忙碌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测定射击参数。



    效率嘛,只能说差强人意,已经标定好了五十多个铳台。



    毕竟只有一个人,一天标定十七八个铳台就已经是极限,测定射击诸元这个事情不费什么体力,但是费时间。



    这会崇祯又来到一个铳台。



    并且将其中一门虎蹲炮搬到铳台中央。



    这门虎蹲炮至少有六十斤,比其他铳台的虎蹲炮都要重。



    说起这,崇祯就一脸无语,大明的兵仗局还有军器局是真的打胯,连大秦的兵器制造都形成了一定水平的流水线制造,可是到了明朝,却反而越混越回去了,明朝从来没有流水线生产这种事,更加不存在标准化这个概念。



    既便是同一个工匠刚浇铸的同一批虎蹲炮,你也找不出来相同的。



    因为沙模都是现翻现浇铸,浇铸完一门炮,就又要做个新的沙模,所以大明根本就不存在尺寸完全相同的两门虎蹲炮。



    事实上,不要说是虎蹲炮,就连鸟铳都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生产。



    每支鸟铳的铳管外径都不一定相同,给鸟铳配套筒刺刀都很麻烦,因为每支鸟铳都必须配备专用的刺刀,这就很麻烦。



    不能标准化,不仅效率低,生产速度上不去,而且造价也下不来,大明的财政也会被拖垮,所以顶住建奴的这一波攻击后就马上回南京,回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搞钱,搞到钱之后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组兵仗器和军器局。



    还说虎蹲炮,由于技术参数几乎没有相同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测定参数的工作量,因为同一个铳台的两门虎蹲炮都要单独测定。



    比如这个铳台的这两门炮,不光重量不同、口径不同,甚至连两个虎爪的形状以及倾角都不同,根本没有任何相关性。



    但就是这样的两门虎蹲炮,也得测定参数。



    而且得把左右两侧各2个、前排4个、再前排3个,一共11个铳台的标定射击参数给测定好,这一来,当三百步内的这11个铳台的任何一个遭到攻击时,本铳台的两门虎蹲炮就能根据事先标定的射击参数,进行炮火的大误差支援。



    按近代标准,虎蹲炮根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