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黄得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流贼攻陷北京之前,崇祯曾下诏敕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黄得功为靖南伯,但是军中将士还是习惯称呼他为总镇。

  黄得功颔首致意道:“贼寇呢?”

  副将田雄皱眉说道:“禀总镇,好像不是高杰那个贼子。”

  “什么,不是高杰?”黄得功说话间已经策马来到阵前,抬头往前看去,只见一支阵容严整的骑兵已经在对面排开了骑阵。

  这支骑兵的数量并不是非常多,顶多也就一千骑这样子。

  但是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黄得功经历过无数大战,是个有眼力的,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支真正的精锐骑兵,比他麾下那七千骑兵要强出一大截。

  再一个就是这支骑兵似乎是强行军过来的,不少战马已经累得口吐白沫。

  黄得功脸上立刻露出疑惑之色,这样不惜马力的强行军,遇敌之后还有马力打仗?这是上赶着来给他送人头吗?

  这时候,对面忽然响起号炮声。

  随即有一骑从阵中缓缓走出来,往这边来。

  等离得稍微近了些,才看清这人穿着蟒袍,戴着三山帽,竟然是个太监。

  看到这人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黄得功两侧的部将及家丁纷纷挽弓搭箭,准备要一箭射死这个太监,黄得功急忙伸手制止。

  等到离得再近一些,能看清那太监的长相,黄得功顿时之间就变了脸色。

  黄得功曾经在京营当过副总兵,认识紫禁城的不少大太监,眼前这位更是化成灰他都能够认出来——提督京营太监王承恩。

  “王公公!”黄得功急忙翻身下马长揖到地。

  大明朝的文官自恃清高,不把太监放在眼里,武将可不敢。

  换成平时,王承恩未必会正眼瞧一眼黄得功,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眼下天下大乱,武将的地位事实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

  “不敢当,靖安伯折煞咱家了。”

  王承恩赶紧下马回礼,却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王公公小心!”黄得功赶紧上前一步搀扶住,“小心地滑。”

  “这不是地滑。”王承恩摇头道,“是急行军一千八百多里给累的,咱家这两条腿,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矣。”

  “急行军一千八百多里?”

  黄得功闻言神情一凝,怎么回事?

  王承恩却又一摆手道:“不说这个,靖安伯赶紧随咱家去叩见圣上。”

  “圣上?!”黄得功一下惊呼出声,难以置信的瞪着王承恩大吼道,“王公公,你刚才说什么?圣上?我没听错吧?”

  黄得功这一声吼,前排将士也听见。

  “圣上?”前排将士顿时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咱家还敢骗靖安伯不成。”王承恩摆摆手又道,“快请吧。”

  当下黄得功将双铁鞭往马鞍侧一挂,便撇下王承恩向着前方的骑阵飞奔而来,一边口中高喊着圣上。

  大明朝得国最正,皇帝在士绅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无可动摇。

  所以尽管拥立福王朱由崧监国也有黄得功的一份,但是当他得知皇帝还活着,便毫不犹豫的将朱由崧撇一边。

  有皇帝在,还要监国做甚?

  “圣上?圣上!圣上安在?!”

  黄得功一边跑,一边高声喊叫。

  列队的蒙古骑兵逐次让到两侧。

  很快一个声音从队列深处响起:“靖安伯,朕在这。”

  伴随着这声音,一排文官缓缓让到两侧,露出一个披棉甲的中年男子。

  说中年男子其实并不恰当,崇祯今年不过三十三岁,但是由于常年操劳国事,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看上去也很憔悴。

  半个月跑了一千八百多里,能不憔悴吗地滑。”王承恩摇头道,“是急行军一千八百多里给累的,咱家这两条腿,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