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借师助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为穿越者,朱高远很清楚封赏有功将士或者恩荫为国捐躯者的好处,建奴进关后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席卷大半个中国,就是因为对吴三桂、姜镶以及李成栋等降将丝毫不吝啬,伯爵、侯爵甚至王爵说给就给了。

  至于爵位给了之后,政治地位还有经济待遇是不是也给,那就另说。

  何况就算给,也不是现在就要给,还有是不是足额给也得到时候说,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量,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建奴都能看清这点,又何况朱高远?

  所以一张嘴几十个锦衣卫百户就赏下去。

  “老奴替这些奴婢以及京营兵谢过圣上。”王承恩感动得快要哭出声。

  其余明军也是用热烈的眼神看着朱高远,圣上仗义啊,这样的话就算战死沙场感觉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至少能替子侄辈挣个出身。

  锦衣卫百户,大小也是个官身!

  ……

  朱高远大方,李自成也不吝啬。

  看完吴襄写给自己的亲笔家书,再从白广恩和唐通两人的口中得知李自成同意关宁军仍旧交由自己统帅,吴三桂终于笑了。

  当下吴三桂对白广恩和唐通道:“广恩兄,达轩兄,请你们转告主上,只等安排好内迁的二十万辽民,我便立刻进京觐见。”

  唐通笑道:“常伯兄这回想通了?”

  吴三桂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吴家满门老小以及内迁的二十万辽民着想,做人不能够太自私。”

  唐通笑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

  白广恩道:“这下咱们仨又能到关外并肩杀建奴了。”

  唐通说道:“说到建奴,临行之前主上可是叮嘱过,由小弟率领本部一万兵马接替长伯兄镇守山海关,不知长伯兄意下如何?”

  “这都是小事。”吴三桂笑着说道。

  “我这就派人前往山海关通知高第。”

  “达轩兄只管放心前去接收山海关便是。”

  吴三桂心忖道,去关外跟建奴厮杀还是你们俩去吧,我反正是不奉陪了,这辈子都不想回关外与建奴厮杀。

  只有跟建奴议和才能够有好日子过。

  送走了白广恩和唐通,吴三桂又把王永吉和黎玉田请到行辕。

  面对王永吉和黎玉田,吴三桂又换了另外一套说辞:“王督师,黎抚台,流贼势大并且已经成了气候,单凭我们关宁军一支孤军是无法战胜的。”

  “所以呢?”王永吉阴沉着脸问道,“你要变节降贼?”

  吴三桂道:“王督师请暂息雷霆之怒,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王永吉与黎玉田交换了一个眼睛,沉声道,“此话怎讲?”

  吴三桂说道:“末将表面上答应归降流贼,实际上则已经派胡心水率领一千家丁进入燕山深处寻访圣驾,只等迎回圣驾,两位军门便可效仿大唐故事,以圣上之名义借建奴之兵入关剿贼,再续我大明两百年国祚。”

  “借师助剿?”王永吉和黎玉田勃然色变。

  借建奴剿贼,这个想法他们并不是没有过,只不过从不敢在人前提起。

  因为大明的朝堂上已经形成一种恐怖氛围,谁要是胆敢提出割土议和,谁要是敢提出遗弃祖宗陵寝南迁,就会遭受到天下士子的唾骂,御史言官也会发了疯般弹劾,内阁的宰相也会跟着落井下石,然后皇帝就会承受不住压力。

  这种事多了,就再没人敢提借师助剿这茬。

  可现在吴三桂居然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了。

  吴三桂诚恳的说道:“两位军门应该也清楚,去岁建奴寇关,今春流贼兵逼京畿,圣上先后两次发下了勤王令,可最终应诏者寥寥无几。”

  “为何?因为天下糜烂,实在是无兵可调了。”

  “我蓟镇的关宁军已经是最后一支堪战之精兵。”
辈子都不想回关外与建奴厮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