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姻亲之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天子佩戴白玉,结黑赤间杂的绶带;公侯佩戴山玄玉,结朱红色的绶带;卿大夫佩戴水苍玉,结黑赤黄三色相杂的绶带;嫡长子佩戴赤色美玉,结青黑色的织带;士人佩戴瓀珉石,结赤黄色的绶带。?八一小說¤網w、w-w`.`、1-、w`.`c`o-m

  解忧玩着景玄腰间的苍色玉环,细细的眼角斜起,向他霎了霎眼,“闻水苍玉者,为卿大夫所佩……”

  他原本佩的是那枚琥珀色的玉玦,如今换玉,是以朝卿的身份自居了?

  诸侯国中,同姓贵族的权力向来是很大的,若国君失德,贵族甚至可以驱逐国君,另立新君。

  当初怀王至秦不归,贵族们便有权力拥立太子继位,而楚王负刍被流放西戎,身为将军的项燕甚至可以自说自话立君。

  幸而楚国贵族势力盘根错结,最末数任楚王虽大权旁落于异姓权贵手中,却没有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类的山河易姓之事——大约贵族们觉得左右都是一个姓氏,换来换去也无甚意思。

  所以,景玄如今以卿士自居,是等不及要扶立熊心为王了?

  解忧不觉摇了摇头,还远未到那个时候呢,按理说来,不该还有十余年么?

  那个时候,熊心已不是那个清傲却莽撞的少年人了。?????¤八№?一小¤說?網w、w-w、.`-1--w`.com

  景玄细细观察着她的神色,那一年洞庭之畔,她信口说出“明岁李牧死,赵国亡”的预言,比天边铺展的金红云霞还令人惊艳,而相夫陵说,解忧当初在秦地之时,还有过秦将一统六国的断言,其中时间之精准,简直令人咋舌。

  是不是能从她的口中,得到一些关于反秦的预言呢?她、她究竟有着什么奇怪的际遇,才能将未来之事玩弄于鼓掌之间?

  “岁尚早也。”解忧低了眸子,浅浅一笑,小手无意识地玩着他玉佩上黑色的穗子。“楚南公曾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天命有意令楚复灭强秦。无过二十载之内。犁二十载,秦强弩之末也,而君无过年逾不惑,正成大事之年,则何须以今之脆卵。击他日之朽索?”

  景玄闻言沉吟,她的意思是说,现在还不是伐秦的时机,与其在秦气势最盛的时候去以卵击石,不如等待几年,等秦衰落下去,那时候再反秦,便势如破竹,如同摧枯拉朽。

  听起来似乎颇有诱惑力,不过……秦强势了那么多年。如今一统六国,完成了战国二百余年无数国君的心愿,气焰过当初灭纣而分封的周武王,难道如此强横的秦真会在短短二十年之内,如同塞外飞沙一般瓦解殆尽?

  真是、令人不敢想象……

  “然秦皇长子扶苏素有贤名,纵二十载内,秦皇不虞,扶苏亦非易与之辈。”

  “呵。”解忧摇头,噙着一抹嘲弄的笑意,大眼微微眯起。“众贵女尚读《梼杌(楚史)》1,冢子反不知耶?”

  要知这上下五千年中,前后三千年的封建王朝史读下来,解忧最深的体会便是。那个即位为君的,十有**不是被人们看好的太子——当然也可能本就不被看好。

  景玄蹙了眉,谋权者,别说楚史,他国的史册、兵书、还有诸子百家的言论,都岂有不读之理?

  解忧这丫头。三句话没说开,又要不客气地刻薄人了。

  不过女孩子或许喜欢在言语上掐尖要强,景玄却懒得去反驳她,只淡淡道:“扶苏素有贤名,秦皇亦重之,卿勿胡乱猜疑。”

  解忧不服气地抿了抿唇,可时间就是开了这样一个天大的玩笑,谁能想到素有贤名,又为君父所重的公子扶苏会死于非命,又有谁会想到气焰嚣天的秦会二世而亡?!这个玩笑,当真开不得……可对于解忧来说,这不过是个未到来的事实而已。

  谁也阻挡不了这一日的到来。

  但她这些话她都不会说出口,顿了一顿,忽然抬眸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景玄,“扶苏与君如何相称?”

  “……”景玄诧异地看着她,愣怔了好一会儿才续道,“扶苏之母为考烈王之女弟,与渊仅有同姓之谊。”

  没等解忧继续说,又摇了摇头,似是自言自语,“秦楚姻亲者多矣,有甚于秦赵、秦魏之间,然怀王死于其侄之手,姻亲恩义,至此绝矣。”

  人们都爱说秦晋之好,晋灭之后,秦国的联姻的目光却转向了南方的楚国,百余年间,秦女嫁入楚地,楚女亦为秦妃,似乎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又因秦国同姓贵族较少,外戚往往被委以重权,宣太后、华阳夫人,都是与秦联姻中的佼佼者,她们,只淡淡道:“扶苏素有贤名,秦皇亦重之,卿勿胡乱猜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