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柄心甘情愿的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秣陵,位于长江下游,地势平坦,长年雨水充足,所以能作为耕田的面积很大,而且田地肥沃,大部分都是良田。

  不过这些肥沃的良田基本上都是掌控着本地豪强的那些家族手中,就算是县衙每年通过税赋能收到的粮食数目并不大,勉强能维持秣陵民众的开销。

  这些家族麾下的田地和佃户人口,没有县衙登记在册的,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所以仅仅是通过税赋,能上缴给郡守府的粮食数量连周边几个县都比不上。

  这就是秣陵本地豪强家族的强势。

  在秣陵,他们凝成了一团,以静默的态度,对抗县衙,凝成一团之后秣陵豪强,绝对是秣陵城的巨头霸主,掌控的秣陵城的民生,不要说县衙,就算是丹阳的郡守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借口,也不敢强行介入秣陵。

  毕竟不仅秣陵有这些豪强阶层,江东各地的豪强阶层如果加起来,直接会形成一股连江东世家和征东将军府都要忌惮三分的势力。

  不过新任秣陵县令权公子,展示出了一种无比的强硬。直接摧毁的这股凝成一团的本地豪强。

  孙权年纪不大,但是在秣陵人的眼中,他的性格强势如虎,一上任不顾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拿城中的田地大户来开刀,强行从这些豪强手中夺下他们的田地,震惊的秣陵的所有人。

  孙权最先拿下秣陵的第一豪强徐家,而徐家的投降,让本地豪强势力群龙无,然后孙权通过徐家提供的信息,逐个击破,强行把这个股称霸秣陵的势力给镇压下去。

  雷霆动作,简单粗暴,连给他们思考反击的时间都不给。

  “县衙公告!”

  “在秣陵,只要没有田地的人,无论是外来的流民,还是本地的人口,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县衙组织的屯田行动!”

  十天之内,秣陵的县衙已经接受了整个秣陵地域的五成以上的耕田,有人有田的情况之下,县衙上下官吏的腰杆子一下子挺的笔直起来,动作迅,集体展示出了一种有底气的强硬,一场如火如荼的屯田行动在秣陵展开了。

  “秣陵的屯田为民屯,屯田的时间为五年,第一年上缴耕种所得的五成的粮食,第二年,上缴耕种多的六成粮食,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必须上缴耕种所得的七成粮食!”

  第一年第二年的分成对于屯田的百姓来说还算能接受,但是后面分配,对于一般的屯田来说,是有些苛刻了,让很多秣陵城之中不少的人打起来了退堂鼓。八▲一★中?■文网.ww.om?

  毕竟辛辛苦苦耕种,最后只能得三成,如果遇上的收成不好的年头,养活一家,还不够呢。

  不过后面县衙公告后面还有一句话,让整个秣陵城都沸腾起来了。

  “在秣陵的屯田行动之中,五年屯田之期满的人,每一人可得五亩良田,为其可拥有!”

  这一句补充的话,瞬间激起了无数的佃户,外来流民的热情之心,对于他们来说,能得到田地,才算是安身立命,就算屯田的时候,只得到一成的收成,也能干!

  为了能给子子孙孙留下一块田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所以屯田的行动,在秣陵数万人的迅支持之下,瞬间就已经攀升到了最巅峰,每一天都有官吏去分配田地,建立农庄。

  ……

  秣陵南城的一座正在建设的新城墙之上,孙权站在最高处,日光之下,微风之中,长袍猎猎,他的目光远眺城外一处如火如荼的屯田行动。

  有粮食,秣陵才能展,粮食就是最大的保障,吃不上饭,一切免谈,所以秣陵成功的屯田,算是为了今后的金陵城建设的粮食来源打下一个基础。

  “县令大人,我们为什么只是在城墙之外屯田,城中还有不少的良田却全部荒废起来啊?这样不好吧!”

  旁边负责秣陵的屯田的县衙主簿赵洪有些兴奋,他被孙权专门的派来屯田,有些不解的问道。

  如今秣陵城到处都是干活的民夫,一些老旧的城墙该拆的拆,新规划的城墙该打基础的打基础,重新圈定秣陵城的面积是原来的五倍。

  把不少的肥沃耕田够都圈入了城中的范围。八◆一★▲中?文网m?

  当然新城仅仅是重新画了一个大圈圈,连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连普通的城墙的基础都没有建设起来,更不要说城吏去分配田地,建立农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