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秋风五丈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过完年回到剧组,发生了一件事,扮演关羽的陆树铭由于回到剧组较晚,受到了王扶林的严厉批评,剧组里有人提议要撵他回西安,还是王扶林总导演保下了他。

  还有一件事,就是唐秦在张松献图一集的表演中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换角的风声又起,可是王扶林直接选择无视这些声音,坚决作唐秦的“保皇派”。

  “张导,过年好。”

  重新进组的第一天,唐秦就找到了导演张绍林,他是山西代表队的导演,也是最后一个进组的导演。

  “唐导,过年好。”张绍林身边的张纪中也朝唐秦伸过手来,“今年就是我们几个人在一起搅勺子了。”

  “我啊,身上可是背着一座山。”从八三年重生以来,一切顺风顺水,可是就在诸葛亮这個角色上,唐秦感受到了山大的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张绍林导演人长得黑,可是心里跟明镜似的,“我们也是最后进组的,别人对我也有想法,唐导,我跟你也不熟,以前也没有合作过,可是我想尝试下,我们一起,拍出好戏给他们看看。”

  这句话可是说到了唐秦的心坎上。

  唐秦没有说话,他郑重地伸出手来,张绍林重重地握住他的手,张纪中伸手又握住他们的手,唐秦再把手搭上去……

  六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张导,我看,如果拍桃园结义,我们仨直接拍得了。”唐秦开玩笑道。

  大胡子张纪中也笑了,刚才三人握手的架势还真有那个味道。

  “嗯,我有个想法,我想到汉中、五丈原走一走,亲身感受一下诸葛亮的足迹……”唐秦看着这位质朴、壮实、敦厚的汉子。

  他是这一组的导演,拍摄安排他说了算。

  “好主意,我陪你去,正好路上我们俩熟悉一下剧本,交流一下想法,说不定走完了,我们这戏也就拍完了。”张绍林又一次握住唐秦的手。

  ……

  对于外界的质疑,唐秦在意,可是他真正在意的是,八十四集的剧情诸葛亮一个人占了五十多集,戏份之重,无出其右。

  张绍林与唐秦说走就走,两人沿着当年诸葛亮北伐的道路,出西安,经五丈原,跨宝鸡,翻越秦岭,走定军山,汉中,街亭,雄关漫道,马不停蹄。

  唐秦绝对相信,这是举国体制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壮举。

  春日的傍晚,唐秦站在五丈原上,举目遥望白练一般的渭水,和渭水之后一望无际的平川,一种怆然遗憾的心境油然而生。

  “当年,如果诸葛丞相能挥师过渭水,曹魏便无险可守,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夕阳余晖里,唐秦和张绍林伫立在祁山之巅,环视起伏连绵的崇山峻岭,和那些充满神奇传说的深壑谷道。

  “六出祁山啊,真是披荆斩棘,艰苦卓绝……”

  “怎么样,找到感觉了?”夕阳把二人的身影染得金黄,也不知两千多年前,诸葛丞相是否知道,两千多年后,一位导演一位演员把他的路重走了一遍。

  “找到了。”唐秦说得平静,“虽尚肤浅,但不虚此行。”

  “好,那回BJ我们就开机,”张绍林兴奋道,“就先拍秋风五丈原,你这一路上,我看至少得瘦了十斤吧……这一路上,你女朋友电话不断,她要来探班吗?”

  ……

  一九九二年春天,倒春寒,在京城郊外一个外运仓库,摄制组安营扎寨。

  这是一场硬仗。

  按照张绍林的计划,一天要拍几场戏,还不是顺着拍,几个段落的环境、情势和人物心理变化层次跳跃很大。

  唐秦必须把戏理顺,作为这场戏中的主角,他和张绍林一样,台词一句一句地扣,两人都熬得形销骨立。

  “唐秦在哪……”

  当马兰走进这个四处漏风撒气、没有取暖设备的旧仓库,她找不到唐秦了。

  “同志,请问唐秦是在这里吗?”一位穿着黄色军大衣的大胡子正调度指挥,打眼就看到了马兰,她的到来,仿佛让这个破旧的仓库都亮堂起来。

  对,那个词怎么说得来着,蓬荜生辉!

  “在那,默词呢,我去叫他。”张纪中与唐秦相处得很好,唐秦从一开始就融入了这支山西队。

  “不用,你们先拍,我能在这看着吗?”

  唐秦也穿着黄色的大衣,手里正拿着剧本,贴上胡子化了妆,他看起来那么憔悴,形销骨立,哪还有一点丰采俊秀的样子。

  这是一场硬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