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这一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京城的郊外,夜色深沉。

  “任导,您还没睡?尤主任,有吃的吗?”唐秦推门进来,五月的天气已经有些暖和,两人都只穿着背心和裤衩,好在三国是男人戏,剧组里除了蔡导和化妆师全是男人。

  “有啊,制片主任手里没吃的,还是制片主任吗?”尤世军笑着就拿出两馒头来。

  这也叫吃的?

  “别急啊,我这还有好东西。”尤世军转眼间又从包里拿出一塑料袋,里面全是个顶个的咸鸭蛋,“你说,馒头就鸭蛋,是不是好东西?”

  “好东西,果然是好东西……”

  唐秦笑着接过来,先把馒头掰开,又找了個大的鸭蛋递给任凤坡与尤世军,“师父,您说,咱们京戏,上场是不是都带着伴奏?”

  “那是啊,没有伴奏,那还叫京戏吗?”咸鸭蛋腌得火侯到了,一吸全是金黄的油,任凤坡小心地把蛋油抹到馒头上,“文场和武场,哪个不用伴奏!”

  京剧的伴奏音乐很有特点,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形式。

  文场就是用不同乐器组合成的小型管弦乐伴奏,一般有四大件,就是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京胡。

  武场就是用打击乐器的伴奏,一般有鼓、钹、大锣和小锣。

  “你象咱们武行,有鼓,还有大锣、铙钹、小锣等。”说起京戏,任凤坡鸭蛋也不吃了,“锣鼓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动作、场面,还可以起到连接作用。”

  “人物上场,就开始敲锣打鼓……”尤世军也饿了,这年代,人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可是还是总感觉吃不饱。

  “对,锣鼓是根据锣鼓经来演奏的。”任凤坡道,“比如《急急风》,就是表现上下场,配合人物的奔跑、战斗、厮打等激烈动作的锣鼓经。要表现悠闲、缓慢的动作时就可以用《摇板长锤》的锣鼓经。”

  嗯,唐秦最喜欢的京戏曲调就是《夜深沉》,这原来是《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音乐,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一首刚劲有力、情绪激越的乐曲,经常独立演奏,听起来也比较容易。

  “我明白了……”唐秦说着就站了起来,“我跟他们哥仨说说去,明天他们拍这一段准能拍好……”

  刘备、关羽和张飞都还没睡,哥仨住一个房间,说话倒也方便。

  “孙老师,大陆,靖飞,喜欢京戏吗?”唐秦一进屋就问道。

  京戏?

  孙彦军摇摇头,陆树铭摆摆手,李靖飞就笑了,“俺也一样。”

  那没办法了,这三位恐怕锣鼓点都踩不准。

  “唐导,我怎么闻着你身上有咸鸭蛋的味儿,”就在他要离开时,李靖飞就喊住了他,“怎么,你们领导还开小灶?!”

  ……

  京城,三源里街,一座十一层的塔楼上,房间里摆满了小工艺品。

  唐秦从香山回到京城,直接去了作词王健家里。

  谷老师的曲子已经谱了出来,就差作词了。

  “王老师,词作得怎么样了?”刚坐下,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唐秦就问道。

  王健拿着剧组给的黄皮剧本,“这也没个抓挠,从何下笔啊!”剧本就是剧本,也没有个形象,没办法,她找来儿子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也是白纸黑画,没声没形,这任务却又是急茬!

  “王老师,我只能给你一天时间,明天我就找人录音。”

  一听是一天,王健差点跳起来,听到明天找人录音,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嗯,你们要了我的命吧……等着吧。”到了这地步,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王健就再也不理会唐秦。

  唐秦就坐在沙发上,睡着了。

  可是睁开眼,他起初就想笑,可是后面却想哭了。

  只见这位年届花甲的老人,对着一张大茶几忙活着,她一会儿双手抱拳,躬身祭拜,一会儿左顾右盼地序长幼,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又在茶几上写下什么……

  这知道的,她在写三国演义桃园结义歌,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写词写魔怔了呢。

  “行了吗,老太太?”唐秦站了起来。

  “不行……”王健揉着太阳穴,“这词啊,我写不了……你不是导演吗,你得给我说说这一段……”

  “这一拜啊,桃园结义是三国演义的序幕,这一拜啊,刘关张三兄弟结拜,奠定了百年征战的根基,这一拜啊,也是义结金兰的典范……”

  “你等会儿,”王健忽地起身,拉住唐秦,她迅速地搏捉到了灵感……“我知道怎一听是一天,王健差点跳起来,听到明天找人录音,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嗯,你们要了我的命吧……等着吧。”到了这地步,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王健就再也不理会唐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