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充军为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说郑雄这边,今天有人给他献了一包细盐。

  “主子,这些盐可比京城的盐还细,若是可以找到制作它的人,我们的盐矿就可以动手开采了。”

  郑雄点点头:“把这些细盐卖到京城,定能赚很多银子,不过,宫里的那些个宦官也会发现此人,现在还不是时候,这样,那你先去暗中查查,这个细盐出自谁的手,找到之后,本王亲自去请此人。”

  郑雄是有雄才大略之人,但是他更明白,反叛初期不但需要钱财,军队,更需要能人异士,等他把这些人慢慢笼络住了,离他南征北战的日子就不远了。

  此时,郑雄的手下过来禀报:“大人,褚百户说抓到一些山匪,特来求见。”

  郑雄先是愣了一下,沉眼看向一旁的王城,凌厉的质问:“燕关城内竟然还有山匪?”

  燕关城既然是郑雄反叛朝廷的起点,就该是一个和谐的城市,即便是有从关外来的难民,只要愿意入伍的都安置了,不愿意入伍的难民们,都打发出城往南去了。

  城里的知府是郑雄从京城带来的亲信,自然是消息闭塞全听他的,而知府大人每天的任务除了保证城里的老百姓们,有地种,有活干,商人们好好经商,收入一定的赋税外,就是打发难民,乞丐,山匪了。

  王城敏锐的感觉到郑雄的脸色不对,赶紧解释:“属下已经派人到处巡视,确保农家有田种,商家有店铺安稳经营,这些人大概是从别处来的吧,一定是看咱们燕关城丰衣足食才敢来抢劫的。”

  郑雄冷哼一声:“不要找任何借口,你再去巡查,三个月后,燕关城只能出不能入,凡是进入燕关城的人,统统要本王亲手写的信笺。”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郑雄势必要把燕关城打造成为自己的领地,里面的官员都是自己人,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是郑雄连一座小小的城池都不能管理好,更别说整个大宁了。

  王城心中忐忑无比,赶紧称是。

  郑雄带着他出了营帐,就看到褚玉捆着七八个贼匪跪在地上,他收敛起自己的锋芒,露出欣赏的微笑,在褚玉的肩膀上不轻不重的拍了两下。

  “不错,不错,说说吧,这些都是什么人?”

  洪大勇看到褚玉竟然是一位士兵,被带到军营后就吓得腿软了。

  一见到郑雄赶紧磕头认错,说出自己的身世。

  “大人啊,我们也不是故意去抢他们的,我们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郑雄却一点都不同情他们,阴沉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轻蔑的瞟了他们一眼,沉声道:“胡说,官府在府衙门口赊粥,只要吃不上饭的人都可以去喝,你为什么不去?”

  过完年的时候,郑雄以胡将军的名义向朝廷要了一批粮草,说是过完年后要收复燕关七城。

  这批粮草分成三份,一份作为军粮,一份分发给有地无粮的农民们种粮食,最后一部分就在府衙门口设置粥棚,让那些没有粮,没有地的人吃饭。

  但是,来粥棚领救济的人都不是随便领的。

  首先,他们要登记自己是哪里人,家里有什么亲戚,为什么要来领粮食,家中要是有男丁的话,就会强制入伍。

  入伍的这些人的亲戚,都会被郑雄妥善的安置在各个村里,给他们配给粮食和土地,男丁在军营里训练,家属在村子里屯田种粮。

  来领粥的人,若是外地逃难的,家中没有男丁,领完粥后就会被驱赶出燕关城,让他们去南边找自己的亲戚投奔。

  若是燕关城本地的人,也会有人妥善安置,帮他们修理房屋,给他们种粮,让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每个村都有里正,十来个村行成县郡,县郡有县令,安置好各自的村民之后,重新建立户籍,并且给他们发放路引。

  有了这个路引,燕关城的人可以在城内随意进出,行走,但是出城后,就不能回来了。

  至于入伍的人腰上挂着是鱼符,记录着你是那个兵营的人,叫什么名字等等一系列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整,府衙门口的粥棚,排队的人越来越少了,没人喝粥,粥棚就停了。

  在郑雄看来,没有人领救济粥就等于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营生,不需要救济,因为救济粥并不好喝,为了不让穷苦人太过依赖官府,粥里面是掺杂了些石子沙土的。

  不是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是不会喝这些粥的。

  通过领粥,也筛选了一批务实肯干的农家人,同时也给军营增加了人手。

  可还是有些人即不愿意领粥,也不愿意入伍的,比方说洪大勇之流。

  他们有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