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武田信玄要上洛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的关东已经是铁桶一块,从越后的上杉,到相模的北条,都是在关东侍所大评议的框架之内。

  津多殿大才,利用足利义氏的关东无战事御令,以和平发展为由,把所有关八州武家都框进了关东侍所的政治圈子里。

  论诡计,我也许能胜他几分。但论胸怀气度,我远不如他。

  我错过了进入关八州之地的最佳机会,如果现在去图谋西上野之地,便是与所有关八州武家为敌,智者不取。

  说来说去,北陆道与关八州已经是铁板一块,我得罪不起津多殿,只能去寻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晦气,尝试从东海道突破。”

  …

  高坂昌信黯然无语。

  武田家的处境,比起上杉家北条家是差了许多。

  上杉家的越后国富庶强悍,又是斯波义银在关东的核心盟友,关八州的政治局面不论怎么变化,上杉辉虎都是稳赚不赔。

  北条家经营数代,即便现在被斯波义银压住了进取之心,北条氏政依然可以凭借祖辈积攒的家业,占据关东一席之地。

  对比之下,武田信玄就非常无奈了。

  她既没有可靠的盟友,也没有几代人积攒的家底,家臣团中新人老人的利益冲突,地域撕裂,不是用一代人时间能够解决的大问题。

  高坂昌信忧心忡忡说道。

  “殿下,既然怎么动都是错,那还不如不动。

  三地武家冲突虽然激烈,但您有足够的威望压制她们,她们翻不了天。

  只要好好经营现在的领地,等待少主长大成人,交给她一份稳固的武田家业,又有何不可?

  即便当不了周武王,您也可以选择成为周文王,不必冒险上洛。”

  周朝顺应天命,讨伐商纣,虽然是在周武王手中成功,但底子却是周文王奠定的。

  武田家现在的困难这么多,高坂昌信觉得武田信玄没有必要急于求成,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经营。

  没有文景之治,就没有汉武帝的辉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北条家能够经营三四代,从伊豆国一点点发展成为关东大大名,武田家一样可以。

  虽然甲斐信浓骏河三地武家矛盾重重,但她们哪里是武田信玄的对手?

  只要武田信玄能够耐下性子,在玲奈接位之前,是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麻烦慢慢清理干净的。

  高坂昌信还是觉得,武田信玄的心太急了。

  德川家康对武田家内部挑拨,就因为她没有和武田信玄对阵沙场胜出的把握。只要武田信玄见招拆招,德川家康的离间未必能奏效。

  武田信玄微微一笑,对自己这位众道贴心人的劝诫并无反感,她知道高坂昌信是真心为自己好。

  “昌信,你知不知道,越后的食盐又开始断断续续不发了,直江津到善光寺平的物资也变少了。”

  高坂昌信皱起眉头。

  “上杉殿下之前是阻挠过,但后来不是有津多殿的命令,严令直江津关所不许短缺吗?”

  武田信玄嗤之以鼻。

  “津多殿再厉害,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杉辉虎硬要给我使绊子,津多殿又能怎么办呢?

  盐是从上杉家的盐场分拨,直江津就在上杉家核心的高田平原。

  在对北信善光寺平运输物资这件事上,上杉辉虎的影响力很大,她要是不乐意,有的是办法绕过津多殿。”

  高坂昌信说道。

  “好在骏河国的盐场已经陆陆续续恢复了不少,我武田家现在不是必须要越后国的食盐。”

  武田信玄叹道。

  “你还没有明白过来,我担心的不是那些食盐和物资,是上杉辉虎始终对我不依不饶的态度。

  你想想,为什么每次津多殿离开关东,上杉辉虎就会对我展露敌意?

  津多殿与上杉辉虎在关东战略中的配合是非常紧密的,绝不会出现朝令夕改,政出多门的事。

  上杉辉虎一次又一次利用津多殿离开关东的时间点,断绝信浓国的平价物资,制造信浓众对我的不满。

  你说,她到底想干什么?”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